我国开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重大基础研究
破解新能源勘探研究难题
来源: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作者:陈惠玲
发布时间:2008-09-17
为尽早在我国南海北部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已于不久前通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组织的审查。该项目将深入研究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富集规律和开发相关的技术机理,为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该项目的依托单位为国土资源部,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席科学家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博士担任。
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这是该计划首次对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给予支持。
天然气水合物是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潜力十分巨大。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组织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通过连续9年的调查研究已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证据,圈定了有利远景区,初步评价认为南海北部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并于2007年5-6月经钻探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岩芯样品。
当前,在南海北部尽早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研究中的首要目标。研究发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具有与世界其它地区类似的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环境和温度-压力条件,但同时,该区又具有新生代构造强、岩浆活动频繁、热流高、气源类型复杂等不同于世界其它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的地质背景。要实现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的首要目标,急需解决一批关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学过程和机制及富集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将以我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及开采理论基础,建立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及更深层次的综合识别方法,研究其富集规律,探索开发相关的技术机理,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提供深入有效的基础理论指导,为这一资源的最终开发利用做出重要贡献,促进国家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
项目组织了国内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油气、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产业领域的主要优势单位,包括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石油(中国)研究中心参与研究。整个项目将于2009年1月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