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我国33万种地质资料价值不菲

大庆油田通过资料二次开发节省勘探费30亿元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于德福 发布时间:2008-09-08
     据地勘导报记者于德福报道, 由全国地质资料馆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9月1日在内蒙古赤峰召开,共收到学术论文116篇,来自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管理部门的1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记者从会上获悉,大庆油田通过对100多口钻井资料的的二次开发,扩大了石油储量2亿吨,节省勘探费用30亿元。到去年底,我国国家级、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收藏的各类成果地质资料已达33余万种,价值不菲,要将其价值发掘出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从财政投入、馆藏机构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与水平两方面加强。

  据悉,美国地质调查局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即使按最小价值计算,地质图的价值也是填图成本的25~36倍。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5013亿元,在形成的33余万种地质资料中,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近11万种。随着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力度的加大和已有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稳步推进,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数据目前已达26TB(含备份数据),且每年以2个多TB的速度增长;数字化的地质资料3.1万种,国家重要基础地学数据库近20种。这些馆藏地质资料和数据,为发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奠定了基础。我国大庆石油管理局近年来就是通过对100多口钻井资料的重新开发利用,扩大了石油储量2亿吨,为国家节省勘探费用30亿元。

  学术交流表明,我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地质资料馆硬件设施老化、不齐全现象比较严重;二是管理与服务技术、水平有限;三是地质资料的汇交还不及时完整,特别是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情况严重欠缺;四是纸质资料数据化进程较慢;五是服务手段较单一,在一定程度还停留在简单复制等借阅式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