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中澳联合研究江苏干热岩地热资源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徐雪球 王旭雁 发布时间:2008-07-25
    近日,国际地热协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棪、澳大利亚彼特里特姆股份有限公司经理PeterReid等一行四人来到江苏地调院就“江苏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讨交流。

  “干热岩”技术主要是通过在钻孔中以加压的方式将水注入到3000米~5000米深度的高温岩体(通常为花岗岩)中,水被加热

    呈沸腾状态并通过裂隙从附近的另外一处钻孔中喷出地面,喷出的热水被注入到一个热交换器中将其他沸点较低的液体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驱动蒸汽涡轮机进行发电。冷却后的水可以进一步提取热能后再次注入钻孔中循环利用。

  有数据表明,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与以煤炭和天然气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的成本大体相当,是风力发电的一半,只有太阳能发电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目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研究工作。

  鉴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与澳大利亚彼特里特姆公司就“中国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研究”项目进行合作洽谈。此次专家组前来的目的是了解江苏中高温地热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并对江苏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调研,以确定下一步工作靶区,开展相关的地球物理勘查和热物理参数测试等研究,进一步评价选区的潜力。据初步研究,江苏省苏北盆地4000~5000米深度,地温达到150℃,局部达到170℃,显示有一定的中高温地热资源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