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地质调查,向山地、矿业类城市延伸

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地质背景多样。2008年,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将扩大试点范围。城市地质工作向山地城市、矿业城市、黄土地区城市等拓展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程光华 发布时间:2008-03-21
    2007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广州等六个城市地质调查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不但盘活了试点城市几十年来形成的地质资料、为开展城市地质研究和进行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及时应用了这些阶段性成果,彰显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
    建立了城市地质系统资料动态数据库,盘活了试点城市几十年来形成的地质资料
    2004年4月24日,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开展《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协议开始,全国城市地质调查揭开帷幕。随后,迅速在另外五个城市展开试点。
    据北京等六个试点城市的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介绍,通过系统的收集和集成不同年代、不同部门取得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首次建立了城市地质系统资料的动态数据库,盘活了试点城市几十年来形成的地质资料,建立了积压城市松散层(第四纪地层)的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结构与水文地质结构,为城市开展土地利用适应性评价,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评价,建立和修订各城市工程地质层划分标准奠定了基础。
    为实现多源地学数据的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北京、上海还构建了面向政府的三维可视化决策平台,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面向专业研究的基础平台。北京建立了面向不同用户的“城市地质数据录入与管理、城市三维地质体建模、城市地质数据共享与社会化服务及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运移仿真”四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满足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建模等不同用户的需要。
    上海市已经完成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基本框架建设,初步实现信息查询、检索、三维建模等基本功能,并在“上海市房地资源网”下建立“上海城市地质信息服务”板块,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地质信息共享服务。
在各城市地质调查试点的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编制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城市地质调查中遥感、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等系列工作指南的讨论稿,初步建立了城市地质调查方法技术支撑体系。
    专题调查与评价阶段性成果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得到应用,彰显了地质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学合理表达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对成果资料进行综合集成、转化,建立城市地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障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成果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场面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试点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强调地质要素,结合本地区区的地质条件和发展需求,以地质环境评价为主,突出地质因素,给政府提供简单明了、直观的成果。
    北京市建立的平原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建设层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工程建设层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对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六环路以内建筑地基承载力的适宜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等进行了分区评价;对北京城市生活垃圾选址场地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开展了奥运场馆区专题调查,查明了奥运场馆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对隐伏于北京奥运公园下部的黄庄—高丽营活动断裂作了准确定位,以隐含有岩溶塌陷的危险性进行评价,为奥 运场馆的安全选址及时提供资料保证。北京奥运场馆区专题调查对隐伏的某些活动断裂作出准确定位,确保了奥运场馆的安全。 
    上海市获得的系统性的水、土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农业、环保等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全新的高质量的基础性土壤地球化学资料。在崇明陈家镇新镇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将土地地质条件和土壤质量作为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地质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密切结合。开展的上海世博园专题调查评价,在系统查明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等基础上,针对会址区地下空间开发特点,进行了地质环境与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为园区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依据。
    杭州市展开的半山工业区氟及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与评价的初步成果得到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市政府《杭州市半山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壤盐碱化调查工作报告》为天津市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南京市充分利用《南京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获得的地质资料,围绕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地上、地表到地下一体化进行系统的城乡用地评定。开展的浦口新城和火车南站专项调查,系统查明了地下松散沉积的三维地质结构;查明了软土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进行了地下水埋藏条件及水、土腐蚀性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性评价。以上两项成果已提交地方政府,并及时应用于工程规划和建设中。
    广州亚运场馆等专项调查与评价报告也已及进用于规划调整、场址选择和工程施工中。
    据悉,六城市的地质调查试点项目为城市发展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阶段性的专题成果得到北京奥组委、上海世博委、铁道部和地方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前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的2007年度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来自六个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代表,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列的讨论。
    六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初步建立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城市地质工作起到示范、指导作用。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城市地质背景多样,诸如矿山城市、山地城市、海岛城市、河湖岗地城市、黄土厚覆盖城市等目前的试点没有涵盖,缺乏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需要过一步扩大示范。国土资源部领导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工作,国土资源部环境司把进一步扩大城市地质试点范围,完善山地城市、矿业城市等不同类型城市地区的城市地质工作标准作为2008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选择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开展城市群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研究,为重要城市经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评价的方法技术体系。
    记者还在2007年度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8年,我国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将在总结山前平原、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平原、山间河谷盆地等不同类型地区城市地质调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地质调查过程、方法、技术、内容、综合研究、综合评价、数据集成与管理、成果的应用和社会化,试点的效果、经验与教训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 ,为后续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借鉴;选择矿山城市、山地城市、海岛城市、湖泊丘陵城市、黄土厚覆盖城市等不同类型扩大试点,以便更加全面地总结不同类型区城市地质调查的方法技术体系和完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