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在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上强调以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铁矿勘查积极性
部、局、厅三方联手,中央、地方、企业、地勘单位多方联动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振国 高慧丽
发布时间:2008-03-03
2月27日,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讲话。汪民强调,我国铁矿勘查要立足找大矿、找好矿,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风险自担,收益自享,多渠道投入地质找矿的新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地勘单位参与铁矿勘查的积极性。天津市副市长熊建平在研讨会上致辞。
在分析当前国内外铁矿资源面临的形势后,汪民指出,开展新一轮铁矿勘查,实现找矿突破,是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汪民强调,要强化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引导,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先行作用,统筹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对以往铁矿找矿线索和航磁异常资料进行系统评估和二次开发,加强高精度磁测、测井和物探资料的推断解释,加大钻探验证力度,统一部署铁矿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加强找矿前期的基础调查,特别是重要成矿区带的大比例尺航磁调查,整体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夯实基础。
汪民要求,要建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三方联手的协调机制。国土资源部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土资源部的组织领导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编制重点成矿区带实施方案,加强基础调查、重大地质问题研究、勘查技术方法攻关和找矿实证示范,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组织业务技术和成果交流。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加强监督和协调力度,营造良好的勘查氛围。
汪民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找矿积极性。中央、地方、企业和地勘单位多方联动。国土资源大调查、地勘基金、社会资金相互衔接、合理分工,积极培育矿产勘查市场主体,着力完善矿产勘查风险投资机制。国家财政投入形成的新发现,要通过招投标等竞争方式引入大企业,形成大投入,加快勘查进程,推进整装勘查。
在调动各方面找矿积极性方面,一是地勘单位要充分发挥铁矿找矿的主力军作用。地勘单位要利用丰富资料和技术队伍,在已有资料二次开发基础上,加强成矿预测,优选勘查靶区。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大胆与大型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努力推进整装勘查。
二是矿山企业要充分发挥投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改变“矿山企业只采矿不找矿的局面”,发挥自身资金优势,加强与地勘单位合作,通过竞争方式获得矿业权,尽快形成规模矿山。在与地勘单位合作的同时,培养队伍,不断提高矿山地质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找矿能力,实现矿山企业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有机衔接。
三是科研院所要加强科技攻关。要紧密围绕铁矿找矿中的关键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产、学、研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勘查主战场,加强成矿理论研究,提高找矿效率。加强找矿典型实例的研讨和交流,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必要攻关。同时,下大力气加强宁乡式铁矿、沉积菱铁矿等难选冶铁矿资源的利用技术研究,释放一批资源储量,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常印佛、裴荣富、陈毓川、余永富等院士和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专题发言。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及事业单位负责人,19个主要铁矿资源大省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地勘单位、国内主要钢铁企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等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