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在西藏山南市共同召开西藏扎西康铍锡钨多金属地质找矿工作推进会。会议透露,通过研究和初步工程控制,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南部的错那洞地区铍资源量可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锡、钨也具有大型找矿前景,喜马拉雅带中段同样具有铍锡钨找矿前景。
据介绍,2016年,西藏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在稀有金属铍,有色金属锡、钨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找矿新发现。其中,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南部的错那洞地区铍资源量可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该项找矿成果对显著提升我国铍资源储量,有力缓解铍资源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彻底改变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带成矿作用的传统认知。
据了解,2012年,为推进冈底斯等重点成矿带找矿,积极开拓喜马拉雅成矿带,深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组建了以李光明为核心的扎西康产学研人才团队,并携手西藏华钰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扎西康铅锌多金属整装勘查,全力打造西藏扎西康地调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5年的艰苦工作,该团队系统总结了矿集区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首次提出了扎西康铅锌矿集区“伸展热穹窿控岩,张扭性断裂控铅锌,压扭性断裂控金,剪切构造控制铍锡钨的规律”成矿新模型,揭示并合理解释了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区域构造演化、成矿作用和控矿规律,为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总结了多套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截至2016年,扎西康矿区控制的铅锌资源量从110万吨增加到230万吨,且多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富矿体,并揭示出矿区深部还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坚定了企业进一步找矿的信心,实现了3年再造一个“扎西康”的目标。另外,该团队还在马扎拉矿区、姐纳各普矿区提交岩金矿产地2个,新增岩金资源量10吨,打开了整装勘查区寻找造山型金矿的找矿窗口。
会议期间,40余名专家现场考察了扎西康产学研基地和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就矿床类型、规模、主攻矿种、下一步研究和勘查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李四光地质科技奖获得者李文昌、侯增谦等有关专家对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勘查力度,通过工程控制矿体深部资源量,着力打造扎西康铍锡钨多金属资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