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地调院承担的“江苏1:5万港口、泰县、张甸公社、泰兴县、生祠堂镇幅平原区填图试点”项目通过野外验收,建立了一套适合平原区浅表地质填图的工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填图质量和效率。
该项目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深覆盖平原区填图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试点填图,系统总结和完善长三角深覆盖平原区l:5万填图技术方法体系;采用卫星遥感、数字高程模型、槽型钻相结合的浅表填图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平原区浅表地质填图的工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填图质量和效率;通过浅层地震勘查和综合地球物理测井,结合区域重力、航磁等各类地球物理资料,基本查明松散层沉积结构、基岩面起伏形态和地质结构、隐伏断裂空间展布等;施工17个第四纪钻孔,通过5个标准孔的古地磁、OSL、l4C、孢粉、微古、重矿物及地球化学等多种指标,开展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建立了新近纪以来岩石地层单位和沉积序列,并对TZK3孔的盐城组进行了重新划分;通过对本次施工的TZK3孔海相微体古生物、l4C测年及其他沉积环境指标的分析,初步揭示黄桥地区河口沙坝形成的时限,为研究全新世海侵事件提供了新的资料;利用浅表调查、钻孔、综合测井、浅层地震等资料,初步建立了浅表、第四系、基岩面三个层次的地质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