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西江中下游岩溶峰林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广西永福县永安乡永富村李园屯实施的探采结合孔成功出水。钻孔深度70米,单位涌水量大于1200吨/天,可解决永富村的李园屯、骑马境、龙光屯等3个屯1000多人的饮水和2000多亩果园和蔬菜基地的灌溉用水问题。
该孔位位于皇圩1:5万调查图幅工作区,属峰丛谷地地貌,受压扭性断裂构造的影响,谷地呈南北走向展布,沿谷地的走向为寿城向斜,向斜核部发育一条自北向南迳流的地下河,地下水赋存于上古生界石炭系下统大塘阶和岩关阶的泥质灰岩、灰岩夹页岩地层的裂隙溶洞和地下河管道中,岩溶中等发育,特殊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对钻孔的定位要求比较高。2012年,由当地水利部门在该村实施的一个抗旱打井找水钻孔,单位涌水量仅为39吨/天,未能满足附近三个村屯的用水需求。当地村民仅靠抽取田地中间的消溢水洞中的浅层地下水进行饮用,卫生条件比较差,急需开采深层地下水供生活饮用。
“西江中下游岩溶峰林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组在对勘探区进行详细地面调查的基础上,布置了三条物探测线,利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大功率充电法3种方法互相对比和印证,经对物探结果进行认真比对分析,确定了钻探孔位。经过将近十五天的钻探施工,钻孔成功出水,用50立方米/小时流量的深井潜水泵进行抽水试验显示,稳定动水位为8.45米,静止水位为5.30米,单位涌水量大于1200吨/天。为查明该钻孔是否在地下河管道上,项目组在上游约1.5千米处的一个地下河天窗内投放示踪剂,80小时后该钻孔中检测出示踪剂浓度,随后出现单峰曲线,由此推断该钻孔处在地下河管道上。在钻探过程中,钻进至5.5米时掉钻,遇一1.5米深的溶洞,结合抽水试验和钻孔周边的地下河天窗的水面深度,推断地下河管道发育在地下5~10米的深度范围。
该钻孔的成功出水不仅解决了永富村的李园屯、骑马境、龙光屯等3个屯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同时也为评价石炭系下统岩关阶泥质灰岩地层的赋水性提供了基础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