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勘探找水济百姓 地调成果得民心

陕甘宁项目扶贫找水效果显著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王雨山 发布时间:2016-12-05

近日,从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的陕甘宁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获悉,该项目2016年度在宁夏海原县实施的4眼探采结合井全部竣工,总出水量4000方/天,水质均达标,有效解决了6个自然村2.64万人的饮水困难。

日前,项目组与海原县水务局举行了交接签字仪式,正式交付地方政府使用。海原县水务局代表海原县人民政府为项目出具了效益证明,向项目承担单位递送了感谢信,赠送了锦旗,并承诺随即对移交水井进行供水配套,力争最短时间内将甘霖送入缺水百姓家中。

海原县地处西海固腹地,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境内地表水贫乏,地下水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型缺水问题并存。北部7乡镇10.9万群众长期饮用泉水和窖藏雨水,饮水安全难以保证。全县因水而贫,因水而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项目实施以来,将解决因水致贫问题作为工作重心,通过和当地政府对接需求锁定目标。历时半年在宁夏工作区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900平方千米,水文地质钻探1200米,物探勘查1170点,岩土水样176组。在直接解决当地群众饮水困难的同时,项目对新近系富水规律、地下水富集模式、南华山洪积扇分布和盆地第四系含水层结构取得突破性认识。

据悉,2016年度陕甘宁项目组共部署探采结合井6眼,剩余甘肃工作区2眼井也进入了收官阶段,拟解决2万人饮水困难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下一步,项目组将开展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继续总结地下水富集规律,评价地下水资源量,针对近年来海原盆地出现的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和水质咸化等问题制定对策,指导当地政府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开创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找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