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乌蒙山区彝良县发现了疑似“怪诞虫”的新生物。
有关样品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河北地质大学等古生物专家鉴定,标本中的疑似“怪诞虫”古生物与怪诞虫形态相似,但又有区别。这种生物尸体保存于碳酸盐岩中,经腐蚀作用和成岩作用后,生物尸体完全消失,但印痕仍然保存,并反应该生物的主要特征,生存于海洋。这种生物属于模铸化石中的印痕化石。生物保存完整度较好(图1)。
这种化石保存的岩性为砂质灰岩,属上泥盆统地层。和怪诞虫发现的情况相类似,新发现的这种生物分不清头尾,那些长长的不知是长腿还是触角,这种生物相比于怪诞虫更加让人感觉“怪诞”。
这种生物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属于低等生物。身体呈长条形,两侧对称,为异律分节,头很小,脖子细短,驱干背侧有单排10根长刺,并向上生长。关于生物的器官、骨骼、眼睛等信息需要采集大量标本,具体分析。
这种生物生活年龄可能晚于怪诞虫,推测属节肢动物门,说明这种“怪诞虫”似的生物生存时间长,生命力顽强,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着较大科学价值。
怪诞虫是一种生活在5.08亿年前的一种谜一般的虫型生物,本世纪初当它的化石在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矿坑被发现的时候,它看起来好像带刺毛的蠕虫。这种生物长有一对单眼(而不是复眼)、一张嘴、前肠有板覆盖、有环形齿(图2a、b)。怪诞虫的口部和其他动物群体,例如线虫一样。他们的分析也显示怪诞虫口部和节肢动物的共同祖先相似。而今的新发现不但让怪诞虫“露脸”,使其身体各部分的作用进一步被确认,同时也给节肢动物的演化特征提供了新的线索。
新生物图版
图1 泥盆统内新发现的疑似“怪诞虫”生物
怪诞虫图版
图2 怪诞虫还原图(a和b为电脑还原图,c为怪诞虫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