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科学求实找水源 解困惠民见真知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吕琳 发布时间:2016-08-30

近日,从地调局水环中心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获悉,位于鲁村镇寺岭村的探采结合孔成功实施,编号ZK-17,终孔深度154米,单井涌水量达2400立方米/天,为鲁村镇政府及周边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供水水源。

鲁村镇位于沂源县城西南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内,表层为第四系粉砂质粘土覆盖,下伏新近系常路组砂泥岩,其厚度大于700米。由于新近系为贫水地层,鲁村镇政府及周边居民的生活饮水水源全部来自靠近河谷的3眼大口井,为浅层孔隙水。随着社会及工农业发展,居民饮水安全在水量和水质两方面受到严重威胁,急需另辟水源地。应鲁村镇政府请求,并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安排,项目组在盆地南部边缘布设1眼探采结合孔。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鲁村盆地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北部与花岗岩基底呈断裂接触,南部则超覆于古生代地层之上;盆地南部外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出露,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南西向北东径流,在盆地南缘遇砂泥岩而受阻,部分地下水在河谷内呈面状溢出排泄;本区断裂构造发育,构造方向为NW、NE和近SN向,结合地层岩性、地下水补给条件,该区域具备良好的蓄水构造条件。

综合考虑鲁村镇已有饮水管道的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寺岭村南部为找水靶区。根据物探勘查结果确定孔位,最终成功实施了该探采结合孔。该钻孔的成功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验证了鲁村盆地南缘蓄水构造的形成条件及富水程度,同时与钻孔ZK01相结合,基本查明了鲁村盆地的水文地质结构及地下水分布规律;二是为鲁村镇政府及周边缺水村庄集中供水提供了安全的水源;三是为寺岭地下水富水块段的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其合理开发利用;四是水文地质调查与地方需求相结合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