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西江中下游岩溶峰林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来源:地调局岩溶所 作者:苏橹萱 发布时间:2016-07-12
  2016年上半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二级项目“西江中下游岩溶峰林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在广西左江流域、黄腊河流域重点调查区开展1:5万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为岩溶地区水资源保障、地质环境安全提供重要依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民生工程。

  目前,项目组完成布设、确定地下水动态流量观测站10处、水位观测站10处,已建成5处。结合工作区干旱缺水情况,确定水文地质靶区20处。完成野外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200平方千米,记录各类卡片210张,初步分析了工作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大泉、地下河发育控制因素。

  在左江流域重点调查区,查清已调查区的干旱缺水情况。缺水较严重的村屯主要位于崇左市崇左县太平镇、龙州县响水镇、宁明县亭亮乡,缺水村屯主要位于地下水的补给区、径流区,均是由于水文地质条件造成的功能性缺水。缺水村屯的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30-50米,并且有断层、向斜等有利的控水构造。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钻探解决当地缺水村屯的饮水问题。

  发现调查区洞穴、天坑等天然旅游资源丰富。溶洞较多,如位于太平镇孔甲村左江边的溶洞,发育在村东侧陡壁上,能容纳100余人。洞内石笋、钟乳石等丰富,并且左江沿岸有花山壁画、白雪百里画廊景区。若能开发该洞,连成一条旅游线路,不仅能丰富左江沿岸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带动当地村民致富。位于响水镇四清村抗敏屯的天坑,深约70米,底部长约150米,宽约50米,洞呈双层,洞底岩溶景观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发现调查区洪涝灾害比较严重。如位于左江沿岸的宁明县亭亮乡亭沙一带三个村,被淹耕地达500多亩,经济损失达几十万。该地段溶潭、地下河发育,由于左江修建电站,造成地下水位抬升。

  在黄腊河流域重点调查区,发现岩溶内涝灾害频发,是黄腊河流域重要环境地质问题。大量天窗、漏斗、洼地的分布使该区地下河具有明暗相间分布的特点。由于注入式补给容易导致地下水流加速,掏空地下出现地面塌陷,从而造成汛期发生洪涝、旱季发生干旱缺水。另外,矿山废水和尾渣淋滤液的不规范排放对地下水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