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广西左江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摸清

探采结合可解决2万多人饮用水问题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苏橹萱 发布时间:2016-04-26

由广西地质调查院承担的 《广西左江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近日获得多项进展。

 

该项目隶属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南方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与整治示范》项目。2015年度,项目组在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多项研究成果。

 

一是初步建立工作区地下水流系统模型。调查发现,龙州县幅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流系统以地下河水流系统为主;鸭水滩幅岩溶发育相对较弱,地下水流系统以分散流水系统为主。

 

二是研究区岩溶发育规模的分带性明显。规模较大的洞穴均发育在碎屑岩、岩浆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上,纯碳酸盐岩地区溶洞较少,且规模很小;在碳酸盐岩与岩浆岩接触地带,地下岩溶规模较大。

 

三是初步查明工作区岩溶管道具有双层管道或多层管道性质。工作区排泄基准面为左江,工作区的塘巧地下河与孔承地下河均在左江岸边发现了其出口,流量比较稳定,在这两条地下河上游均发现有常年有水流出的天窗,流量变化比较大。

 

四是查明工作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岩溶内涝,特别是龙州县幅东部的峰丛洼地区,每次强降雨过后,都会产生内涝,内涝时间长达1个月之久,最短的也有一个星期左右。

 

五是查明了岩溶区主要以机井的方式开采地下水,特别是峰丛谷地及岩溶平原区,利用机井开采地下水程度较高,在峰丛洼地区多以抽取溶井、天窗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六是实施探采结合,社会效益显著。已施工完成10个水文地质钻孔,其中有水孔为8个,总涌水量达97.98立方米/小时,均保留套管留给当地村屯作为水源井,可解决2万多人饮用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