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丰硕

来源:地调局武汉中心 作者:李云霞 发布时间:2016-03-29
  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扬子工程”在中南地区新发现矿(化)点134 处,圈定物化探异常425 处,圈定找矿靶区90 处。新增资源量铜51万吨、铅锌612万吨、金113吨、锰矿石3100万吨、铝土矿4300万吨、钨103万吨、锡14万吨。奠定了湖南吉首-贵州铜仁地区铅锌-锰资源基地,为中南地区锰、铅锌、金五年目标提供了资源保障。
   
  在扬子陆核新发现3017±13 Ma变质玄武岩,重新厘定扬子地块黄陵地区原崆岭群。确定黄陵杂岩体庙湾蛇绿岩中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年龄(Sm-Nd等时线年龄1063±12Ma)。首次在扬子陆核南部鹤峰地区获得950±15Ma岩浆结晶年龄。在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北淮阳浒湾厘定出高精度锆石年龄数据支持的新元古代俯冲-增生杂岩带,初步提出桐柏-大别地区新元古代多岛洋模式。
   
  确定华夏地块信宜贵子地区混杂的变玄武岩与变沉积岩块碎屑锆石年龄和构造环境,表明贵子混杂岩构造混杂时间可能为早古生代。在扬子陆块东南缘湘桂交界多处发现晚三叠世基性岩、超基性岩,在华夏地块云开地区发现印支期基性侵入岩,为探讨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发生于中、晚三叠世,晚三叠世是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第一个高峰期。
   
  重新划分了中南地区各成矿带找矿远景区,划分了不同构造体系下产出的不同成矿系列,系统分析各成矿构造旋回中主要成矿动力学背景,编制系列地质矿产图件。出版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系列成果报告和图集系列专著。

  获得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刘山岩铜锌矿、庙垭稀土矿、东溪金矿等代表性矿床高精度年龄,确定其成矿环境。初步确定诸广山岩体南部斜州地区和苗儿山-越城岭地区铀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为进一步优选找矿靶区奠定了基础。在广西天等龙原-德保那温锰矿整装勘查区厘清含锰岩系层序,初步建立锰矿沉积成矿模式;在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中发现了镁铝榴石、金红石、铬铁矿等金刚石指示矿物,进一步完善了1∶100万金刚石地质矿产图,划分出8个金刚石找矿远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