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乌蒙山探采结合打井出水解决4000余人饮水问题

来源:地调局成都中心 作者:唐业旗 发布时间:2015-12-22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传来好消息,其承担的乌蒙山区(四川)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郊乡北门村施工的探采结合井顺利成井,同时在喜德县红莫镇桃源村实施的表层泉开发利用示范工程也顺利竣工。其中北门村探采结合井成井深度190.7米,日涌水量达432吨,可直接缓解当地居民4000余人和1500余头牲畜用水急需;桃源村表层泉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日引水量达500吨,直接解决桃源村及移民安置点2400余人饮水问题,同时可支撑服务解决桃源村周边鱼儿沟、加拉布希、庄家寨子等村寨近1000人日常生活用水问题。

北门村探采结合井位于西昌市西郊乡北部,地处邛海断陷盆地向山原过渡地带,东西两侧分别为东河水系温水沟和西河水系枧槽沟所辖,为一处自北向南倾伏宽缓脊状地貌,周边村寨密集,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地下水分布不均匀。此前当地村民主要依靠凉山州飞播局90年代开凿的一处机井作为日常生活用水,每年干旱季节缺水十分严重,同时因该井附近建有化粪池,村民安全用水难以保证。项目组了解该村水情后,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在全面分析该区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解译成果,确定富水地层和找水层位,准确定孔,精心施工,最终钻孔成功出水。该探采结合孔的成功出水不仅为当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参数,而且有效解决了水井附近村民饮水困难问题,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桃源村位于喜德县红莫镇东部,热水沟宽缓河谷左侧,为人口居住密集地带。附近村寨饮用水源主要为村东南冲沟沟水,旱季经常断流。目前村北山脚新增搬迁安置于此的彝族同胞近1000人,给原本用水就很紧张的原住村民带来隐忧,解决当地用水问题迫在眉睫。项目组在了解情况后,经过前期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剖面测量、水质测试、流量监测,结合表层泉开发利用示范论证,实施了引泉工程。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引泉工程顺利竣工,解决了桃源村及移民安置点的用水难题,改善了民生、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北门村探采结合井成功出水

桃源村表层泉开发利用示范工程试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