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江西地调院西藏找矿获新成果

新发现矿(化)点4处,圈定找矿靶区5处,划分成矿远景区2处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陈愚奇 发布时间:2015-09-11
  江西省地调院日前全面完成了“西藏康托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野外勘查任务,新发现矿(化)点4处,圈定找矿靶区5处,划分成矿远景区2处,取得了地质找矿新成果。

  “西藏康托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归属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计划项目,以铜为主攻矿种、以斑岩型为主攻矿床类型。项目工期为3年,于2013年启动,2015年结题,工作区平均海拔4600米。

  江西省地调院西藏分院在承接任务后,克服一切困难,采用中、大比例尺地质、化探等矿调工作手段以及主干路线与一般路线相结合、概略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完成了全区1∶5万遥感解译工作1733平方千米、1∶5万地质调查面积721平方千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面积1700平方千米、1∶1万铜及铜金矿点地质矿产调查面积58平方千米、槽探工程2193立方米,测量各类剖面54.75千米,采集各类样品12014件;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综合异常22处,以铜、金元素为主的异常18处;遥感地质解译主要线性构造15条、环形构造43个、羟基铁染异常27个;通过综合研究、分析了区域矿产成矿要素,初步总结了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

  此外,项目组工作人员根据前期工作情况,择优对10处矿点、化探异常点进行了查证与评价,初步查明4处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编号HS-8、HS-11、HS-13、HS-14)为矿致异常;对4处铜金矿点进行了重点检查,研究了斑岩型铜矿、热液交代型铜金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出区域地质成矿规律,为地质找矿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