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浙江地调院完成的1:5万杭垓等幅区调表明

华南地层与塔里木有“血缘”关系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张建芳 汪隆武 发布时间:2015-09-11
  近日,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 “浙江1∶5万杭垓、仙霞、船村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项目通过验收,在奥陶纪—志留纪生物地层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据介绍,项目成功系统厘定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查明了各岩石地层单位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及其沉积环境;在宁国组—胡乐组界线地层上下新发现丰富的笔石动物群16属33种,是我国达瑞威尔中期最丰富的笔石动物群之一;其中的尼氏笔石类群是目前全球保存最好的,首次在华南发现柯坪笔石类群,该群以往仅见于塔里木地区,为揭示华南与塔里木的古地理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奥陶纪—志留纪过渡地层——凯迪阶—鲁丹阶共识别出8个连续的笔石带、三叶虫带和1个壳相生物群,使该地区的该层段划分提高到生物带的精度,为深入认识下扬子乃至华南该时期的冰期事件和生物大灭绝事件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标尺,有望成为华东地区的立典参照剖面;发现丰富的凯迪晚期—鲁丹期多门类动物群,揭示了该时期较深水相的底栖生物群落面貌,其中丰富的“布尔吉斯页岩型”海绵动物群的发现,为深入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的海绵生物演化揭开了一个重要窗口;在上奥陶统黄泥岗组至长坞组地层中发现了40余层斑脱岩,并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获得锆石SHRIMP U-Pb 同位素年龄值为453Ma~445Ma,为限制晚奥陶世地层时限提供了高精度年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