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发现新的窃蛋龙化石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郭戈 徐丛荣
发布时间:2015-07-16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研究员领导的中外研究小组,再次在江西赣州地区的晚白垩世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窃蛋龙化石,命名为赣州华南龙。
这是吕君昌研究团队继在江西省赣州地区发现江西龙和南康龙两种窃蛋龙之后的又一最新研究成果。
窃蛋龙类是一群生活在亚洲和北美白垩纪时期的长羽毛的恐龙。它们在亚洲广泛分布,并且是白垩纪晚期陆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子。华南龙的头骨形态,尤其是下颌的形态不同于其他已发现的窃蛋龙。
系统发育分析揭示,华南龙与发现于蒙古国的葬火龙关系密切。目前,南雄组(包括广东南雄和江西赣州)发现的6种窃蛋龙在系统发育树中分布于3个分支,在每一分支中均与蒙古国和内蒙古发现的窃蛋龙有密切关系,显示两地的每一类群都具有独特的食性或者占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华南龙外鼻孔前腹角和眶前孔的后背角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窃蛋龙类的头面部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见解。
华南龙的发现,进一步说明江西赣州地区是世界上发现窃蛋龙类最多的化石产地之一。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命名了晚白垩世一新的恐龙动物群:赣州恐龙动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