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重大岩浆事件调查成果丰硕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 发布时间:2015-06-08

摘要:揭示大兴安岭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加厚至伸展减薄过程中花岗岩浆演变的特点,为阐述地壳伸展减薄及其成矿背景提供了新依据。秦岭花岗岩同位素填图揭示块体的性质特征及其对钼等多金属矿的制约,进一步确定阿拉善侵入岩分布与成因,初步编制六大区片及中国北方花岗岩图,初步建立中国东部晚中生代火山活动的年代格架。

1.项目概况

“重大岩浆事件及其成矿作用调查” 项目所属于九大计划中“关键地质问题综合调查”工程。该项目下设10个子项目,包括6个大区中心承担的六大区片岩浆调查子项目,全国花岗岩、东部火山岩、西部蛇绿岩3个项目及1个岩浆岩填图试点项目。目的是围绕重要成矿带,以岩浆岩为主要研究对象,查明重要、重大岩浆事件及其成矿关系和构造背景,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依据,通过关键地区岩浆岩填图和同位素填图,探索花岗岩填图方法。

2.成果简介

(1)揭示大兴安岭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加厚到伸展减薄下花岗质岩浆演变特点,为阐述地壳伸展减薄及其成矿背 景提供新依据。依据新测和收集的410余个锆石年龄,重新厘定该区包括蒙古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分布范围,将东北亚晚中生代岩浆发育范围扩展到俄罗斯远东贝加尔湖一带。同时,确定早一中侏罗世花岗岩受鄂霍茨克构造体制的影响。依据实测和收集的百个地球化学数据, 揭示侏罗纪一白垩纪花岗岩类岩浆由高钾钙碱性向高钾钙碱性一钾玄质、由I型向高分异I型、A型和Sr/Y值向低演化的演变特征(图1)。这种岩浆演变是从岩浆演变角度结合构造伸展论证加厚地壳向伸展减薄转化过程的一个成功范例(图1), 为阐明东北亚晚中生代花岗岩陆内挤压增厚到伸展减薄下的动力学背景、深入认识全球规模巨大的侏罗纪一白垩纪地壳伸展巨变和成矿大爆发的地质背景提供新的重要依据。

(2)秦岭花岗岩同位素填图,揭示块体的性质特征及其对钼等多金属矿的制约。对东秦岭花岗岩开展Nd-Hf同位素填图,揭示出秦岭存在3个不同的Nd同位素区,与3个构造单元基本一致。华北地块南缘具有古老基底,南秦岭有较年轻的基底,北秦岭的基底比较复杂。东秦岭钼多金属矿产种类的分布受基底特征约束: 由北向南钼矿化减弱、铜矿化增加(图2)。

(3)初步确定阿拉善侵人岩分布与成因,为确定阿拉善地块北缘的位置提供依据。进一步确定内蒙古阿拉善地区 侵人岩年代学格架,较系统地研究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宗乃山一沙拉扎山构造带 具有亲中亚造山带的特征。阿拉善地块与中亚造山带的界限应以查干础鲁蛇绿岩为代表,即阿拉善地块北缘在查干础 鲁以南,这对于大地构造单元重新划分和指导古老克拉通边界找矿部署提供了新的依据。

(4)初步编制六大区片及中国北方 1:250万数字化花岗岩图,揭示了时空演化特征。与六大地调中心一同初步编 制了各自地区的侵入岩图和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图,并初步编制了北方花岗岩图。此次编图特点:①充分收集、应 用新的高精度锆石年龄数据,更新已有的图件;②建库编图,是带有属性驱动的数字化图,为数字化岩体的表现。该 图将为深入分析岩浆时空演变规律、阐明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提供可靠、简便的基础性图件。

(5) 初步总结中国东部重要构造带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格架,揭示浙一赣火山岩带东段火山活动随时间由北西向 南东迁移的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归为橄榄玄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2种类型。前者位于后者中心地带,对应区内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中心地带。时间上,橄榄玄粗岩系列主要介于128~134Ma之间,高钾钙碱性系列介于140~122 Ma之间。

(6)初步总结了中国西部典型蛇绿岩的特征。新识别和确定多个前寒武纪蛇绿岩体,为我国前寒武构造演化研究 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依据。该成果不仅对反演古板块俯冲消减、壳幔相互作用、古缝合的识别、古板块重 建、古洋陆时空分布特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通过讨论与相关矿产、 能源生因的关系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3.成果意义

(1)围绕重要成矿带,以岩浆岩特别是花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关键地区岩浆岩填图和同位素填图,探索花岗岩填图方法,查明重要成矿带重大岩浆事件及其成矿关系与构造背景,为找矿突破提供依据。

(2)系统收集已有资料,开展重要成矿带岩浆对比,综合研究所有成果,建库编图,展现中国重大岩浆事件时空 分布规律、岩浆性质、成矿特点及其构造背景,为认识巨型成矿带分布规律、寻找大型矿床和成矿潜力评价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涛 张磊 薛怀民 郭磊 翟庆国,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王晓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