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桐柏山老湾金矿带研究获新进展

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围绕松扒斑岩脉带发生,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密切关联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滕艳 发布时间:2015-05-06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梅珍等人在河南省老湾金矿带研究获得最新进展。研究显示,老湾金矿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浅成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

  河南省老湾金矿带为桐柏山北麓一条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东西长近20千米、南北宽1.5千米~2.5千米。它是一条以Au元素矿化为主导,伴生Cu、Mo、Pb、Zn、Ag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河南省多个地质单位就对其进行了普查和勘探,发现了老湾和上上河2个中型金矿床以及下黄竹园小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后来在北杨庄、九管—陡坡岩一带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化点。

  老湾金矿床自上世纪80年代开采以来,250米~-40米标高范围基本采完,最深开采到-80米,0米标高以上全部采空,目前处在停采状态;上上河金矿床正在开采中,目前已采至-600米中段;下黄竹园小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还处于勘探阶段,这些矿床是研究金矿带金成矿作用的理想场所。

  我国对于老湾金矿带金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多局限于带内单个矿床的研究,对金矿成矿作用的关键控矿因素认识还很模糊。研究人员以金矿带控矿断裂与金矿化之间耦合关系研究为基础,开展了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以及硫和氢、氧、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老湾金矿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的耦合关系。最新研究获得以下新发现:

  一是老湾金矿带脆性右行走滑构造体系与成矿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对金矿床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约束。

  二是老湾金矿带以松扒花岗斑岩脉带为中心的Mo→Cu-Pb-Zn-Ag→Au矿化分带表明,金、银与钼铅锌铜多金属元素可能属同一岩浆热液体系,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是围绕松扒斑岩脉带发生的。

  三是矿石硫同位素较窄的变化范围和较均一的组成,显示单一深源岩浆硫的特点。

  综合分析认为,老湾金矿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浅成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为金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流体、硫及成矿金属元素,含矿的岩浆热液沿现存的脆性裂隙构造迁移、沉淀而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