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秦岭及邻区地质图(1∶50万)》出版发行

来源: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 作者:朱涛 陈隽璐 发布时间:2015-04-10
    2015年3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制的《秦岭及邻区地质图(1∶50万)》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秦岭及邻区地质图(1∶50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历经6年编制完成,是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支撑课题“西秦岭成矿地质背景与铅锌、银、铜、金资源评价技术研究”、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罗汉寺岩组物质组成研究-对北秦岭古生代俯冲-增生作用的制约”联合资助成果。

  图件地质内容以“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西北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制的“1∶100万西北地质图”为基础,参考1∶50万甘肃省地质图、陕西省地质图、山西省地质图、河南省地质图、湖北省地质图及四川省地质图以及2012年陕西地质调查院新编的《陕西省地质图(1∶50万)》资料进行编制,吸收了已完成1∶25万宝鸡市幅、略阳县幅、天水市幅、汉中市幅、镇安县幅、安康市幅、南江市幅、十堰市幅、内乡县幅、若尔盖县幅、合作市幅、岷县幅、临夏市幅、静宁县幅、河南县幅、贵南县幅、久治县幅及秦岭地区部分1∶5万区调图幅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同时建立《秦岭及邻区地质图(1∶50万)》空间数据库。

  本图以大调查以来完成的1∶25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资源调查成果为依托,,以20世纪90年代相关省区完成的1∶50万数字化地质图为背景底图,体现了本区域最新成果。图面具有挂图和桌图用途的双重性,采用“区域地层自然区划”为图例,便于不同学术观点利用,以“地层时空结构表”代替传统的图例,反映了各地层单位基本物质组成、海陆沉积转换、各地层之间沉积界面性质、各地区地层序列结构、主要火山事件、地层时空变化等诸多内涵信息,使读者有更多的四维空间和联想,突出晚古生代-中生代地质体时空展布及其接触关系。同时汇编了1∶100万秦岭及邻区侵入岩分布图和1∶100万秦岭及邻区主要断裂系统图,为不同专业的使用者提供了区域新的基础地质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