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微细贫杂难选铁矿,成功研发以磁化悬浮焙烧技术为核心的“悬浮焙烧-磁选(-反浮 选)”新工艺,试验证明具有安全低耗、适应面广、无污染等优点,使得我国难选铁矿选矿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1.项目概况
2011—2012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矿用悬浮焙烧炉研制”资助下,针对宁乡式鲕状赤铁矿,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联合东北大学,建成处理能力100kg/h的连续型悬浮焙烧系统。2013—2014年,针对鄂西和渝东,以及鞍山地区典型复杂难选铁矿,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渝东典型沉积型赤褐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鞍钢集团科研项目“东鞍山混合铁矿悬浮焙烧-磁选扩大试验研究”资助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联合东北大学,进行了悬浮焙烧系统改进和不同铁矿悬浮焙烧-选别试验研究。
2.成果简介
(1)针对鄂西五峰地区TFe 45.56%、P1.20%鲕状赤铁矿,采用悬浮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焙烧产品经细磨至-0.075 mm、含量92%左右,获得TFe 60.13%、回收率74.58%、P 0.24%铁精矿,对比选择性絮凝-强磁脱泥-反浮选工艺,TFe品位提高3.82%,回收率提高4.47%。针对渝东巫山TFe44.56%、P 1.02% 的鲕状赤褐铁矿,采用同样技术,获得TFe58.27%、回收率66.67%、P0.27%铁精矿,对比 重选脱泥-反浮选脱磷-反浮选脱硅工艺,TFe品位提高3.32%,回收率提高3.82%。
(2)针对渝东TFe 36.10%綦江式混合铁矿,采用改进后的悬浮焙烧设备和悬浮焙烧-磁选工艺,焙烧产品磨至-0.075mm、含量98% 左右,获得TFe品位57.76%、回收率90.07%的铁精矿,对比马弗炉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在回收率相当的情况下,TFe品位提高1.57%。
(3)针对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对烧结厂TFe 43.17%浮选中矿,采用改进后的悬浮焙烧炉,开展连续悬浮焙烧-磁选试验。在适宜的悬浮焙烧条件下,焙烧产品细磨至-0.038 mm、含量占94%,经过一粗一精2段磁选后,获得TFe 65.10%、回收率82.77%优质铁精矿。对比目前采用的细粒浮选技术,精矿品位提高7.79%,回收率提高37.98%。
3.成果意义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复杂难选铁矿试验研究,表明新型的悬浮焙烧技术具有单台处理能力大、安全性能高、能耗低、无污染、产品性质稳定等众多优点。该技术适应范围广,选别指标理想。经进一步改进优化后,在难选铁矿领域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将提高我国复杂难选铁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为开发难利用铁矿,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张裕书陈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