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现幻龙类水下觅食足迹和世界上最大的幻龙头骨化石,为中生代幻龙水下运动模式提供了首个直接证据,并证实幻龙类是三叠纪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是三叠纪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标志。
1.项目概况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简称成都地调中心)依托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的子项目“罗平生物区区域地质调查”(2014— 2016年),主要开展罗平生物群重要门类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研究和关键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目的是进一步揭示罗平生物群对三叠纪海洋生态复苏及中三叠世生物辐射事件的科学意义。
2.成果简介
罗平生物群是由成都地调中心发现并命名的一个重要化石群,是近年来国际古生物学界的重大发现之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14 年在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幻龙类水下觅食遗迹和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幻龙头骨。
(1)发现幻龙水下觅食遗迹。海生爬行类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霸主,它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海洋生态系统从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的灾难中完全复苏、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建立的标志。由于海生爬行类在水下活动的遗迹很难保存,对海生爬行动物运动方式的研究主要依靠形态功能学和与现生类型的对比,长期以来对其生活方式的认识一直较为模糊。本次对罗平生物群的研究过程中,在罗平县大凹子等地发现了300多枚保存完好的海生爬行类足迹。足迹呈规律性分布,共有11列(图1)。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其属于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幻龙类在水下觅食所留下的足迹,是幻龙类在水下运动模式的第一个直接的化石证据。研究结果认为,幻龙类在泥质海底移动,搅动海底松软的沉积物,捕食被惊动的鱼类、虾类等猎物(图2)。
(2)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幻龙头骨。在研究罗平生物群的过程中,还发现迄今三叠纪最大的幻龙化石。化石主要以头骨为主,其中下颌骨保存最为完整(图2)。经研究证实,该化石为幻龙类新种,命名为张氏幻龙,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三叠纪所有幻龙化石中最大的完整下颌。经过复原后的张氏幻龙,具有大型而锋利的圆锥形犬齿,其躯体总长估计有5~7m。和同一时代的其他海洋生物相比,堪称庞然大物。张氏幻龙属于大型捕食者,以大型肉食性鱼类和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是当时海洋中当之无愧的霸主。
3.成果意义
(1)与较为普遍的陆地爬行类遗迹不同,海生爬行类的遗迹十分稀少,幻龙类是三叠纪重要的海生爬行类,目前对其生活和运动方式的了解还较为模糊。罗平生物群幻龙足迹的发现是世界上幻龙类海洋生物在水下运动模式的首个直接化石证据,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运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世界上最大幻龙头骨的发现,即巨型食肉幻龙在罗平生物群的发现,说明三叠纪中期海洋生态系统已经从252Ma发生的二叠纪一三叠纪生物大绝灭这一灾难性事件中完全复苏,证实罗平生物群是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标志。(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胡世学 张启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