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北京市平谷区新立村生态农业地质调查与示范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评审。
该项目为资源所与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新立村的精神文明共建项目,以新立村基岩、土壤、水、大桃中元素为研究对象,以最新的研究手段,查明基岩—水—土壤—果实系统中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的迁移特征和分布规律,并且进行缓释肥施肥示范工作,为新立村土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组历时两年,完成了功能区调查1平方千米、1∶5万第四纪地质填图60平方千米、采集基岩77件、划分地块89个;提交功能区卫星遥感图像1套,第四纪地质图1套,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报告1份,发放土壤与养分管理建议卡片60张,完成新立村生态农业数据库建设1套。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查明了新立村的土地功能区的分布特征,为新立村的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新立村的所有土地进行了地块划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新立村地块及主要功能分布区卫星遥感图像。
——系统研究了新立村及其周边地区的第四纪地质特征,还原了平谷城东平原成壤古气候环境。填绘了平谷城东平原第四纪地质图。
研究发现,黄松峪石河至少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新立村鱼塘剖面为马兰黄土剖面,这也是京东地区首次发现有马兰黄土,对研究京东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查明了新立村土壤和灌溉水的环境质量现状,新立村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大桃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故食用新立村大桃较为安全。
系统研究了新立村土壤养分状况,桃树与大桃的品质特征,制定了施肥参照标准,对土壤施肥,大桃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针对60个种桃户地块土壤养分特点,提出了施肥建议。
——查明了平谷区桃树生长优势的气候原因,为大桃销售提供了气象学依据。
——完成了生态农业数据库建设,为村民进行地块与农产品品质的查询提供了便利工具,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