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大陆科学钻探8眼钻井通过验收

在金川、罗布莎、腾冲、南岭、莱阳、庐枞地区获得新认识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周琦 发布时间:2014-12-15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的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项目所属5个课题进行了验收。经过5年的实验研究,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共完成8口科学钻井,总进尺约16000米,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区、金川铜镍矿硫化物矿集区、腾冲地热地区、庐枞矿集区、南岭矿集区和莱阳盆地取得了一批深部地质研究成果。

  罗布莎科学钻探,首次穿透了罗布莎蛇绿岩体的地幔橄榄岩和地幔过渡带及堆晶岩层序,证明其为一层序倒转的蛇绿岩构造岩片,并首次发现雅鲁藏布江东段大反冲断裂(GCT)中的大规模假熔岩,提供了中新世大型化石地震重要证据。

  腾冲科学钻探研究认为,腾冲地热区主要受盈江韧性右行走滑断裂控制。腾冲地区经历早印支期、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新世和晚更新世岩浆—火山事件;现存3个壳内岩浆囊;新生代火山区温泉CO2排放通量受深部岩浆囊、断裂、地下水循环、围岩成分等影响。

  庐枞科学钻孔穿透了盆地火山岩系,发现了深部的正长二长杂岩体,获得了同位素年龄为126Ma;铜陵舒家店科学钻孔中发现正长花岗岩,两者均为该地区的新发现;钻孔中发现多层金属矿化;确定铜陵矿集区存在橄榄安粗岩和高钾钙碱性两个侵入岩浆活动系列,二者均来自富集地幔,后者含有更多的壳源物质。

  南岭科学钻孔验证了晚侏罗世的推覆构造,钻孔穿过36条花岗质岩脉,揭示各类矿化132层,获得达工业品位的铅锌和金银矿化带3段;得出主要成矿期花岗闪长岩160Ma和花岗斑岩151Ma的年龄。

  在莱阳科学钻探选址研究中,厘定了莱阳群碎屑锆石的主要年龄组,确认其物源来自胶北地块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认为超高压变质岩可能在早白垩世之前抬升剥蚀到地表;提出了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深俯冲-剥蚀新模式。

  验收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五个课题成果,并指出在后续的成果提升过程中,要重点加强科学钻区地球物理探测与钻探验证结果的对比与分析,进一步凝练科学钻探成果,对钻探技术部分进行系统总结,为下一步超深科学钻探选址提出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