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11日,南京中心承担的“江苏1:5万洋口农场、丰利镇、北坎镇、如东县、大同镇幅区调”项目顺利通过由中国地调局华东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野外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详细审阅了各类原始资料及阶段性成果资料,对地质路线、浅井及钻孔岩芯等进行了野外实地抽查,并就有关问题与项目组交换了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意通过野外验收,总体评定等级为优秀级。
该项目通过三年的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成果:
1.以岩石地层单位为主,并结合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厘定了测区第四纪地层单位和沉积序列,按成因类型及岩性组合在地表划分了填图单位,查明了测区第四系时空分布规律、岩性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在测区东北部北坎村发现北西向展布、出露长度近百米的贝壳堤,为分析海岸线变迁提供了资料。
2.通过第四纪钻孔联合剖面及浅层地震物探剖面探测,初步建立了测区第四纪沉积结构。对第四纪以来的古地理、海岸线变迁和沉积环境演变进行了初步总结,指出测区第四系底界埋深总体呈“南高北低”的格局,确认自更新世以来区内经历了4次海侵。对全新世以来古潮成砂脊的空间展布、物质来源及成因进行了初步调查。
3.在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孔-浅层地震联合剖面勘查,初步查明了南通-大埠子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其活动性。基本查明了前新近纪基岩面起伏特征,测区东南至北西基岩面埋深逐渐增加,其中东南端基岩面埋深<400米,西北端基岩面埋深>1000米。根据ZKA5钻孔资料,测区东南部新近系沉积厚约140米,其角度不整合覆于上古生界之上。上述信息的获取,为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提供了资料。
4.通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形成了野外手图库、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库及钻孔原始资料数据库,数据格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数据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