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宿松-鄱阳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项目圆满完成野外数据采集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 作者:刘振东 赵金花 发布时间:2014-10-09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宿松-鄱阳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工作任务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于近日完成野外数据采集。日前,在地科院项目办组织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矿产资源研究所组成的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野外检查和验收。

  该任务是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三维地质调查试点”下属工作项目“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深部地质调查”2014年的主要任务。

  工作区二维反射地震剖面位于九江附近的长江“V”字型转弯部位,北始于大别造山带,向南穿过郯庐断裂、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阳新-常州断裂进入扬子古陆。该条深反射地震剖面的部署,是为了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及临区深部地壳结构,揭示成矿带内地壳结构框架,阐明成矿带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与邻区构造的关系,推断深部过程,寻找赋矿层位和控矿构造,研究成矿带地壳的岩浆活动、开展深部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测线横跨安徽、江西两省,主要位于宿松县、太湖县、湖口县、彭泽县和鄱阳县境内,剖面穿越了大山、长江、湖泊等特殊地貌,经过了茂密森林覆盖区、高山无人区等复杂地表条件。野外施工中,项目组克服高山无路、高温酷暑、茂密森林覆盖等重重困难,跨越长江,穿越龙湖、大官湖、鄱阳湖,反复踏勘、精心设计、充分论证、系统试验、认真施工。本次野外共完成物理点炮点638个(含中炮),试验炮14炮,表层调查点36个(微测井和小折射),完成测量物理点5021个,测线满覆盖长度132.37公里。检查验收专家组经过野外抽查、室内资料检查,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和合同规定的野外数据采集任务,工作部署合理、施工作业规范,原始资料齐全、真实可靠,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实现了质量、安全、环保、健康的生产实验目标,顺利完成了野外采集施工任务。

  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开展数据的精细处理和解释研究工作,获取深反射成像剖面,为深部地质调查提供详实可靠的地下精细结构。


专家组在查看现场监控处理剖面


专家组到野外仪器车上查看放炮和噪音监控情况


专家组野外抽查检波器埋置情况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野外采集收队汇报


野外炮孔钻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