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联合国家天文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PDS行星数据实验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月球地质资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上线运行以来,获得了科研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和天文爱好者的广泛好评。随着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我国获得了大量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数据,并产生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经过一系列的月球探测活动,国际上参与探月的国家和研究机构也积累并产生了大量的月球探测数据以及科学分析成果,全国地质资料馆在持续跟踪、收集、整理最新获得的月球探测数据及各种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月球地质资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改版,增加了新的功能和数据。
新版月球地质资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秉承以共享与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全面涵盖月球以及行星地质相关成果,提供在线月球检索、月球影像数据下载、月球地质图件在线浏览、相关矢量数据共享、月球基本科普知识库、国外月球典型数据服务网站等。
全新的月球地质资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增加了我国最新完成的月球地质图6幅(1:250万)、全月岩石矿物组分图4幅、月球典型区域构造要素成果9大类矢量文件、全月深部构造成果图件3幅;美国探月地质图49幅(1960年-1980年完成);国内外文献600余篇、六大类月球影像数据(90G)。形成涵盖形貌构造、物质组分等科学研究成果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
全国地质资料馆将最大限度地跟踪、集成和发布国内外最新月球科学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月球、探索月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