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青岛所对我国北方典型潮间带开展沉积物本底和环境质量调查

来源:中国地调局青岛所 作者:张淑胜 高茂生 发布时间:2014-10-08
  8月27日,中国地调局青岛所对青岛大沽河口、烟台四十里湾等北方典型潮间带沉积物质量现状和本底开展的野外调查顺利收队,获取了大量样品,并积累了技术经验。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山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以及华东师大与青岛所联合组队参与了本次调查。

据项目负责人高茂生博士介绍,本次调查历时18天,于国庆前夕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的潮间带采样工作,共在青岛大沽河口、营口、塘沽、黄河三角洲、秦皇岛、烟台等地完成了10个站位沉积柱样的采集、20条剖面表层沉积物的采集、15条剖面的生物样品的采集。调查发现,调查点多属泥质潮滩,底质松软易下陷,工作人员开展柱状采样需行至中潮滩,多人合作才能从泥滩中取出长度大于1米的样品;而表层样和生物样则需徒步深入潮下带,潮中带以及潮上带取样。此外,调查小组集思广益,在实验中不断摸索,循序渐进,总结经验,逐步建立了适合潮间带柱状样采集的方法。

此次野外调查旨在摸清潮间带沉积物本底,探明沉积物环境质量;同时建立样本库、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编研系列图集。调查成果可为掌握黄河口、四十里湾、青岛大沽河口、营口、塘沽潮间带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对潮间带沉积物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与资料,为潮间带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