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由国土资源部科合司、中国地调局水环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主办,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办的“全国地裂缝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研讨地裂缝成因机制研究新进展,交流和展示各地地裂缝勘查、监测、防灾减灾经验及最新成果。
中国地调局地质灾害处李铁锋以“中国地面沉降地裂缝状况与对策”为题全面介绍了我国地面沉降地裂缝灾情状况,展示了大调查以来围绕地面沉降地裂缝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及成果,对中国地质调查局下一阶段工作思路作了展望;彭建兵教授以“中国地裂缝:自然规律与减灾应对”为题,以近20年来长安大学团队围绕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地裂缝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介绍了中国地裂缝分布规律、孕育规律、成生规律、致灾规律;南京大学施斌教授介绍了地面沉降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展示了光纤技术在地裂缝、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巨大潜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佩芬研究员以“地裂缝勘查的新方法:微动探测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一种新的勘查技术;江苏地调院王光亚教授介绍了苏锡常地裂缝近20年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专题报告分成因机制、模拟仿真、勘查技术、监测技术等4个专场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地裂缝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本次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学者有机会聚到一起交流。希望以后重点关注监测方法适用性、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融合、监测预警等,将监测调查的数据和地裂缝机理研究更好地融合,综合研究。会后,代表们进行了地裂缝野外考察,参观了光明村地裂缝监测站与苏锡常地面沉降监测中心。
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调局水环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来自全国8个省份30多家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及江苏地调院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