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项目办组织专家,在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对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大队承担的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乌兰浩特一带1:5万五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进行了质量检查。专家检查组在和布克赛尔县阿吾斯奇驻地听取了项目组工作汇报,抽查了部分实际资料,并到野外工区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过程中与项目组就项目关键地质问题、初步认识及如何提高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专家检查组认为该项目在地层、侵入岩、矿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 地层
初步划分了12个组级填图单元、6个段级填图单元,分属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中新生界。其中:马拉苏组(D1m)分上、下两段,下段为陆源碎屑岩夹少量火山岩组合,上段为火山岩组合;北塔山组(D2bt)为一套浅海相火山碎屑岩、中基性火山熔岩夹少量陆源碎屑岩建造;呼吉尔斯特组(D2h)为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萨吾尔山组(D2sw)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中基性火山岩,上段为一套火山碎屑岩夹少量火山岩;洪古勒楞组(D3C1h)为陆相粗碎屑岩、海陆交互相细碎屑岩建造;黑山头组(C1h)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及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吉木乃组(C2j)为陆相中基性火山岩;哈尔加乌组(P1h)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卡拉岗组(P2kl)可一套陆相酸性火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组合,库吉尔台组(P2-3kj)为一套灰色砂砾岩、泥质岩、泥质粉砂岩沉积。
(二) 侵入岩
工区侵入岩浆活动较强烈,分布较广,岩性以基性、中酸性为主,前人根据侵位时代将工区内侵入体划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晚二叠世等四个侵入序列。在前人划分的石炭-二叠纪侵入岩序列基础上,最新识别出了早古生代侵入岩浆活动:早志留世晚期浅肉红色正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33.3± 2.4Ma)、白杨河铀铍矿围岩中早志留世早期浅肉红色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441.9± 2.1Ma)、晚奥陶世肉红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55.6± 1.7Ma)。
(三)变质岩
主要为接触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主要分布在较大中酸性侵入岩的外接触带,一般外接触带的宽度为30-50米左右,变质矿物组合为堇青石-黑云母-透辉石-斜长石-石英。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分布在塔尔巴哈台断裂附近,岩石强烈破碎,形成一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宽300-400米,沿破碎带见有糜棱岩化,并初步划出了糜棱岩化带、强劈理化带、劈理化带三个变形带。
(四) 矿化线索
针对2013年度1:5万水系沉积物所圈定16个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进行了查证工作,发现了4处铜矿化点及2条矿化蚀变带,分别为克孜尔塔斯铜矿化点、卡温沙勒甫铜矿化点、阿吾斯奇东北铜金多金属矿化点、莫斯特铜矿化点及西大沟矿化蚀变带和双湖东矿化矿蚀变带。

室内资料检查、交流

野外检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