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年度分布图
2011-2013年全国主要矿种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柱状图
全国重点矿种勘查三年目标完成情况表
2011~2013年,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全国能源和重要矿产勘查取得了历史性跨跃。勘查投入创历史新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格局基本形成;找矿成效显著,新发现一批大型油气田和特大型矿产地,重要矿产保有储量大幅增加,初步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地雏形,“358”第一阶段实现找矿重大进展的目标已经完成。
勘查投入达历史新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格局基本形成
2011~2013年,重要矿产勘查资金投入总体保持增长,共投入资金3594.89亿元,其中,油气勘查资金投入2266亿元、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1328.89亿元。
地质找矿新机制催生活力,地质勘查多元投资格局基本形成,虽2013年社会资金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每年资金投入力度均达历史高点。
新发现非油气矿产地1343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
2011~2013年,常规油气在主要探区获得战略突破30项,新发现鄂尔多斯盆地的姬塬油田、安塞油田、靖安油田和红河油田,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渤海蓬莱9-1油田等8个亿吨级油田;新发现鄂尔多斯盆地的靖边气田、苏里格气田,四川盆地的成都气田、元坝气田和安岳气田,塔里木盆地的克拉苏气田等6个千亿立方米气田。页岩气勘查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掌握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初步形成可供开发的页岩气控制储量,页岩气开发开始步入规模化阶段。
新发现非油气矿产地1352处,其中大型162处、中型289处、小型901处。新圈定物化探异常1.9万处,提交找矿靶区700余处。
3年累计新增资源储量 :石油39.48亿吨、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煤层气2876.62亿立方米、煤炭1886亿吨、铁矿石92.5亿吨、铜1506.8万吨、金2395.9吨、铝土矿2.8亿吨、铅锌3785.4万吨、镍39.2万吨、钨(WO3)174.1万吨、锡68.1万吨、钼1105.3万吨、锰矿石2.9亿吨、钾盐(KCl)3341万吨。
在此基础上,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初现雏形。初步形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营铀矿,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野马泉—拉陵灶火铁多金属矿,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铅锌矿,那拉提—查岗诺尔铁、金多金属矿,山东—莱州招远地区金矿,青海大场—五龙沟—沟里地区金矿,西藏甲玛铜矿、多龙铜矿,云南格咱地区铜多金属矿,新疆卡拉塔格—土屋地区铜矿,湖南花垣—凤凰铅锌矿,贵州务正道铝土矿、铜仁松桃锰矿,安徽沙坪沟钼矿等为代表的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区,有望形成一批大型矿产资源基地。
同时,传统资源基地矿区深部和外围接替资源找矿成效显著,有140座老矿山新增资源储量使得矿山平均延长开采年限12年,稳定职工就业15.59万余人,使一大批老矿山重新焕发生机。
基础地质调查快速推进,地质科技进步显著
2011~2013年,基础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90.4万平方千米、1:5万地球化学调查244.9万平方千米、1:5万地磁和航磁测量366.3平方千米。1:5万基础地质调查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78片整装勘查区达到80~95%;重要找矿远景区达到64~77%;重点成矿区带达到28~41%,大幅提升了成矿带工作程度和认知水平。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在首批47片整装勘查区已全面覆盖,第二批31片整装勘查区已基本部署完成;重要找矿远景区基础地质调查程度基本达到75%,基础地质调查3年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
完成1:5万~1:10万油气地质调查2.72万平方千米、1:1000~1:1万实测地质剖面1620千米、地球化学填图和土壤油气化探15万平方千米、电法等非震地质剖面测量9180千米、重磁测量8300平方千米、地震剖面测量1600千米、取心5500米,新发现17个有利目标区,完成了3年阶段性目标任务。
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构建了我国10类主要矿床类型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胶东金矿、红透山铜矿、广西大厂铅锌矿、江苏栖霞山铅锌矿、湖南康家湾铅锌矿深部矿体预测与定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技术研发方面,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站等设备及技术研制成功,为特殊景观区提供了有效方法,突破了无人机超低空飞控及地形跟随技术并首次实现了夜航地球物理探测;研制出我国首套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航磁勘查系统和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000米深部钻探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开始进行推广,为实现深部找矿突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研制了海上钻井平台,解决了海上钻探钻孔定位难题,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浅海隐伏金矿的发现和探明创造了条件;制约页岩气勘查开发的一些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地球物理、水平井钻完井、分段压裂、泥浆体系和压裂体系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初步实现了国产化。
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在突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创新办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盘活了大量资源,提高了国内资源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