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中心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西藏岗巴地区早白垩世菊石生物地层学:潜在的全球阿普特阶/阿尔必阶界线”(2014-2016)完成了一个多月的野外地质调查任务收队回宁。此次野外调查由南京中心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合开展。
联合考察团队对藏北班戈、安多地区以及藏南日喀则、拉孜、江孜、岗巴等地区的中—新生代地层、古生物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实测或修测了多条重要剖面,系统采集了岩石、微体化石和宏体化石样品。在班戈地区,系统采集了郎山组的生物灰岩,确定了以固着蛤为主体的晚白垩纪浅海环境的生物面貌;在安多地区114道班剖面中,发现了新的菊石化石,表明藏北安多地区存在晚侏罗世地层;在岗巴地区大量出现的菊石化石显示了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的存在,意味着岗巴察且拉剖面有潜力成为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共生的双壳类化石也为后续古地理、古环境和古生态研究提供了载体。
在为期一个月的野外工作中,项目组克服了西藏艰苦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物资相对匮乏的难题,安全且圆满完成了项目年度调查任务。下一阶段室内整理研究工作随之开始,更多的研究进展将陆续报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