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天山和阿尔泰成矿带八个区调项目取得系列成果

来源: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 作者:奚仁刚 发布时间:2014-07-24
  7月9-12日,中国地调局西北项目办组织有关专家,对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地区8个区调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验收,认为这八个项目在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和地质找矿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1:5万区调项目(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将原未分泥盆纪地层及南哈尔金山一带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小哈甫提克山一带原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分别划归上泥盆统卡希翁组第三岩性段和第四岩性段;建立了侵入岩序列,探讨了侵入岩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及其物质来源,获得了一批同位素测年数据,如莫斯特一带新填绘出石英闪长玢岩,获得锆石U-Pb年龄321.6±4.9Ma。确定调查区存在322.0-305.5Ma和279.2-267.7Ma两个阶段岩浆活动事件;在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和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内分别填绘出一处火山机构;新发现金矿化点2处、铜矿化点1处,石墨(煤)矿点1处、煤矿点1处、沸石矿点1处。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1:5万区调项目(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将原划早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解体为4个岩石地层单位:前奥陶纪老君庙岩群、晚志留世-早泥盆世红柳沟组、中泥盆世卡拉麦里组和晚石炭世六棵树组;采集到Favosites sp.(蜂巢珊瑚)、Pachyfavosites sp.(厚巢珊瑚)生物化石;划分出4个岩浆演化序列,获得了锆石SHRIMP U-Pb 年龄为468.1±5.5Ma、343±13Ma和348±7.4Ma、322.8±8.3Ma、301.6±5.4M,首次在东准噶尔地区填绘出奥陶纪斜长花岗岩;调查了蛇绿构造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在洋壳残片辉长岩和玄武岩中分别获得锆石SHIMP U-Pb测年数据337.8±4.7Ma、 331.2±4.5Ma; 新发现2处金矿化线索。

  新疆西准噶尔前进牧场地区1∶5万区调项目(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长安大学):将谢米斯台大断裂带南北两侧原划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厘定为早中志留世恰尔尕也组和沙尔布尔组;在泥盆纪马拉苏组采获腕足、珊瑚、苔藓虫等化石;在黑山头组英安岩中获得331Ma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江孜尔库都克组中采获腕足、珊瑚、苔藓虫、植物、孢粉等化石,并在该组辉石安山岩中获得334.5Ma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对泥盆纪、石炭纪沉积建造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新发现铜矿(化)点2处、脉石英矿1处、花岗岩石材矿1处。

  新疆富蕴县喀拉安-恰库尔特一带1∶5万区调项目(新疆地调院):建立了泥盆纪生物组合序列,其中下泥盆世为Rhytistrophia –Xeniozostrophia(异扭贝-皱扭贝),中泥盆世为Khinganospirifer- Mucrospirifer(兴安石燕-尖翼石燕)组合,Mucrospirifer mucronatus, Xinjiangolites- Prismatophyllum(新疆槽珊瑚-多角珊瑚)组合;上泥盆世早期Leptophloum rhmbicum-Lepidosigilaria(斜方薄皮木-鳞封印木)组合, 晚期Leptophloum rhmbicum-Sublepidodendron(斜方薄皮木-亚鳞木)组合。在调查区南部原划石炭纪地层中解体出侏罗纪石树沟群,产硅化木化石。;获得了一批同位素测年数据,为侵入岩演化序列建立提供了依据;新发现金、铜、铁矿化线索各1处。

  新疆1∶25万哈密市幅区调修测项目(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全面提升了对康古尔构造带的认知程度,厘定了构造带的南北边界;从原划上石炭统梧桐窝子组中解体出雅满苏东大沟蛇绿岩残片;在构造带中填绘出3种类型的花岗;依据新发现的植物化石对原划中二叠统大热泉子组进行解体为上二叠统库莱组和下二叠统阿尔巴萨依组,并确定二者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依据锆石SHRIMP U-Pb测年339Ma年龄数据将测区东部1∶5万区调所划南华系青石峡组厘定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依据本次获得的313Ma锆石U-Pb年龄值,将康古尔断裂以北呈面状、带状展布的钙碱性岩体划归石炭纪;依据在二长花岗岩中获得的359Ma锆石U-Pb年龄,对测区东北角1∶20万区调所划华力西中期花岗岩进行解体,填绘出泥盆纪侵入体。   

  新疆阿克塔拉地区1∶5万区调项目(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将原划晚泥盆世坦盖塔尔组厘定为中泥盆世托格买提组;从晚石炭世康克林组中解体出中寒武世其浪组和早志留世柯坪塔格组;从晚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中解体出晚泥盆世阔克加尔组和早石炭世图尤克阿秀组;将早二叠世比尤列提群解体为早二叠世巴立克立克组和中二叠世卡仑达尔组,将中新世乌恰群解体为渐新世苏维依组和中新世吉迪克组;在阿亚克苏洪辉长岩、巴什索贡石英正长岩和晚石炭世喀拉治尔加组玄武岩中分别获得了273.95±0.85Ma、268.9±1.0Ma,299.7±2.7Ma和302.2±4.7Ma的锆石U-Pb(LA-ICP-MS)测年数据;建立了调查区推覆构造系统及变形序列探讨了推覆方向、推覆事件及形成机制。新发现各类矿(化)点8处,其中铜矿(化)点5处,铁矿化点1处,石灰岩矿1处,砂铁矿1处,稀土矿(化)点1处。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牧场地区1∶5万区调项目(新疆地矿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将原划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仓房沟群厘定为上二叠统泉子街组,将原划的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重新厘定为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将原划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厘定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厘定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在祁家沟组中发现珊瑚礁和风暴岩,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新发现铜矿点2处、铜金矿点1处。

  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地区1:5万区调项目(新疆地矿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将原划博格多组第二亚组、祁家沟组重新厘定为晚石炭世柳树沟组;将调查区南东部原划早-中石炭世博格多组第一亚组重新厘定为后峡组;将博格多组第二亚组重新厘定为前峡组;将调查区北部原鸿雁池组下亚组重新厘定为早二叠世石人子沟组;将原鸿雁池组下亚组-上亚组重新厘定为中二叠世塔什库拉组;在晚石炭世花岗岩分别获得锆石U-Pb同位素测年为302±1.9Ma、304±1.4Ma、305±1.5Ma;在中二叠世辉长岩等侵入岩分别获得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龄为296±1.3Ma、296±1.4Ma;新发现凤凰泉铜矿点、黑山南部铜矿化点、月牙湾菱铁矿点、月牙湾煤矿点。

  上述重要成果和认识,为两个成矿带基础地质研究和后续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