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心2014年上半年完成“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沟弧盆体系演化与大陆生长研究”项目总体的编写和评审工作,并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对双溪坞群-河上镇群地层剖面、下朱家-枫树岭-垱下乡万年岩群剖面、楼塔桥头虹赤村组-上墅组剖面、凤凰坞上墅组-休宁组剖面进行了踏勘。此外,还调查了蒙山组枕状细碧岩和陈塘坞组浊积岩系、钦杭带东段横峰强盗山岩片、建德骆家门组(原白沙组)。
根据资料及野外地质调查,明确“神功运动”不存在;结合区域资料,认为皖南鄣源枕状玄武岩形成于弧后小洋盆环境,与其东侧的伏川蛇绿岩和西侧的庐山地区枕状熔岩同属新元古代中期弧后洋盆的产物。
对大章村-骆村双溪坞群和河上镇群进行了踏勘在岩山组片理化凝灰质砂泥岩中发现了紧闭平卧褶皱,在章村组中发现了流纹条带很发育的流纹岩。
图岩山组片理化凝灰质砂泥岩中发育紧闭平卧褶皱
调查了璜山岩体及石角超基性球状岩。通过野外观察,认为石角角闪辉石岩侵位于璜山石英闪长岩体中。
调查了钦杭带东段横峰强盗山岩片。岩片中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白云质灰岩、千枚岩均比较发育,应为一套远洋地层系统,可能与洋岛海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