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南铅锌矿勘查开发格局
——湖南花垣—凤凰整装勘查区找矿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魏道芳
发布时间:2014-07-14
湖南花垣—凤凰整装勘查区内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近日通过了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组织的专家综合评估及质量检查验收。项目成果显示,三年来,在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引领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极大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湖南省级财政和湖南省发展集团矿业公司加大投入,跟进开展系统的勘查工作,加快了评价进度,形成了公益先行、地方跟进、多方联动、快速突破的“花垣模式”,新增铅锌资源量达1250万吨。
产学研结合
地质认识不断深化
湘西—鄂西成矿带于2005年入列全国重点成矿带。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力支持下,武汉地调中心根据多年调查研究成果发现,该区产于震旦系—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受地层、岩性控制的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的铅锌矿(称为“扬子型”)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论证提出了低品位、大吨位铅锌矿的找矿思路,先后指导区内的湖北冰洞山和湖南花垣地区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
花垣矿田内的铅锌矿,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四亚段厚层藻灰岩、砂屑灰岩控制,俗称为“渔塘式”铅锌矿。其矿床的形成,受当时的岩相古地理条件、盆地演化以及后期热液改造等因素控制。武汉地调中心科研人员研究认为,区内的寒武纪沉积盆地是在晚元古代裂谷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处于伸展构造环境,是金属矿产富集的重要单元;盆地内的有效空间是海平面升降和构造运动之间平衡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盆地热流体的运移决定了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分布。
针对“渔塘式”铅锌矿,湖南省地调院和湖南省地勘局四〇五队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有矿无矿看岩相,矿富矿贫看构造”的规律,认为清虚洞组藻体的厚度(规模)直接影响矿床的存在与规模——矿体的厚度规模与藻礁体厚度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且当藻礁体厚度小于120米时,难以成矿;富矿体的产出与裂隙构造的发育有关,最常见的为缝合线构造、鸟眼状孔隙(藻腐孔、溶蚀孔、沼气孔等),方解石脉石及铅锌矿物常沿此充填形成富矿体。这些规律的总结,极大地指导了本区的找矿工作,并提出了矿田北东方向的永顺县润雅地区具有该类型铅锌矿的找矿前景,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公益先行
引领拉动作用明显
公益性地质工作在湖南花垣—凤凰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过程的先行性、探索性作用尤为突出。矿田内狮子山、清水塘等矿床的发现以及杨家寨矿区深部的大胆探索,无一不显示出公益性工作的拉动作用以及成矿规律研究的指导作用。
例如 ,在对《湖南花垣阿拉—锦和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2011年度工作方案进行审查时发现,鉴于茶洞—花垣—张家界断裂北西盘找矿风险大的传统认识,该项目所有的验证工程均布置在断裂南东盘(下盘)。而武汉地调中心的科技人员与有关专家和项目组成员一道分析后认为:大脑坡铅锌矿层有可能在该断裂北侧深部再现,找到隐伏矿床可能大。
据此,该项目2011年大胆在北西盘施工ZK8505钻孔进行探索,在其深部钻现170余米厚的含矿层,见铅锌矿体4层,累加矿层厚度20.72米,单矿层厚度2.27~8.86米,单矿层锌品位1.01%~3.27%,铅品位0.18%~0.79%,实现了跨过茶洞—花垣—张家界大断裂发现渔塘式铅锌矿的重大突破。
随后,湖南省两权价款项目紧跟,加大投入,在上述见矿孔周边施工了10个钻孔,其中8个见矿(化),初步控制的铅锌资源量260余万吨。此外,2013年《湖南狮子山—茶田地区铅锌矿远景调查》又在其北东方向龙洞矿段施工了ZK7-6孔,见两层工业矿体,预测可新增资源量140余万吨,合计远景资源量400余万吨,成为新的铅锌矿产地。
实践新机制
勘查成果不断涌现
地质大调查以前,已开展的花垣县李梅铅锌矿和渔塘铅锌矿普查评价工作,合计探明铅锌金属储量546万吨。近年来,勘查成果不断涌现,矿田内新增(333+3341)铅锌资源量达到1253万吨,其中花垣县狮子山矿区141万吨、杨家寨矿区260万吨、清水塘矿区186万吨、大脑坡矿区666万吨,矿田内总资源量达1800万吨。
大脑坡铅锌矿为“渔塘式”铅锌矿,产于清虚洞组下段第三、四亚段厚层灰岩套中,严格受层位、岩性控制。矿化层一般2~5层,最多可达13层,矿化强度不均匀,矿区内铅锌矿体主要为隐伏矿。《湖南花垣阿拉—锦和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在该区的北东部施工的两个钻孔,分别见到11.75米和14.74米厚的铅锌矿体,结合省两权价款项目33个见矿钻孔圈定矿体,计算资源量合计666万吨,为超大型规模。
杨家寨铅锌矿亦为“渔塘式”铅锌矿,产于清虚洞组下段第三、四亚段厚层灰岩套中,严格受层位、岩性控制。矿化层1~5层,总体产状平缓,矿区内铅锌矿体主要为隐伏矿,单层矿体平均厚度1.38~7.98米,单工程矿体累积一般厚8~20米,单工程矿体累计最厚29.9米,矿体品位锌0.95%~4.76%、铅0.02%~0.68%。在大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省整装勘查见矿钻孔圈定矿体,计算资源量合计260万吨,远景资源量可达400万吨,达超大型规模。
清水塘铅锌矿,同样为“渔塘式”铅锌矿,含矿岩层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及第四亚段的藻灰岩、砂屑灰岩。含矿岩层单层厚度大,多数为厚层至巨厚层;含矿岩层厚度自22.58米至237.12米,变化较大;含矿岩层中的矿(化)体在上、中、下部位集中分布较明显。2010年《湖南花垣—凤凰地区铅锌矿调查》项目在该区施工钻孔4个,见矿3个。近三年来,结合省两权价款项目,矿区共圈定了铅锌矿体42个,估算矿区锌资源量138.56万吨、铅资源量47.57万吨,铅+锌金属资源量186.13万吨,矿床规模达大型规模。
据此,千万吨级的铅锌资源基地诞生,这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中南地区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将改变我国中南地区铅锌矿勘查开发格局。
(作者系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中南地区项目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