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于国产北斗二代卫星的地质灾害形变监测系统分别在江苏南通和三峡库区完成了示范建设。该系统是国家发改委资助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基于国产卫星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系统研制与示范应用”的研究成果,在北斗一代短报文通讯和定位功能的基础上,将北斗二代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形变监测,是地质灾害行业的一次技术进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空间导航定位技术的逐渐成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结合地质灾害监测业务需求,研制了基于北斗二代卫星的地质灾害形变监测终端设备和软件系统。监测终端设备采用北斗与 GPS 双模定位技术,具备自动化连续性运行能力,软件系统具有数据实时传输、设备远程管理、成果实时展示等功能。
目前,已经在江苏南通地面沉降示范区和三峡库区秭归县白家包滑坡体上安装完成 10 处监测点,监测系统试运行工作正常。有望实现基于国产卫星的地质灾害自动化全天候形变监测,可为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有力支撑,将大力推进国产卫星在地质灾害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图1 南通地面沉降监测点
图2 三峡库区滑坡形变监测点
图3 监测系统软件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