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资源所承担湘江流域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科研攻关任务

来源:地调局资源所 作者:王新宇 发布时间:2014-06-05
  5月28日,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电动力学与PRB技术联合修复有机氯和Cd和Cr(Ⅵ)污染土壤》项目启动会在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举行。该项目由测试中心牵头,联合资源所和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申报。测试中心主任庄育勋,资源所党委书记张佳文,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学朗,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巡视员陶新水、湘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严新民、湘潭市昭山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晓军,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贾宝华、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黄建中等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来自测试中心、地科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及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国土资源部长沙矿产资源监督检查中心的相关专家也参加了项目启动会。

  湖南地质背景复杂,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业开发在给湖南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同时,也让局部地区的土壤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再过几年,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此次启动的2014年度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修复污染土壤项目,选址在长株潭城市群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易家湾-昭山地区,是根据中国地调局地质大调查项目《东洞庭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有关成果综合选择的。易家湾-昭山地区不仅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较高,而且区域内有竹埠港化工园区,以至使该地区的土壤受到了以镉、汞和砷为主的重金属复合污染,污染成因复杂,污染物类型多。本项目执行分3个课题,周期为3年,其中资源所承担第3课题《EK-SS技术联合修复湘江流域多金属污染典型示范研究》任务。 课题研究人员将主要以位于湘江流域的易家湾-昭山地区Cd、Hg、Pb和As等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为对象,开展电动力学-稳定化(EK-SS)联合技术修复易家湾-昭山地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研究,形成EK-SS修复方案和实用的修复装置、工艺,并通过典型示范说明其应用效果,初步评估其经济实用性,为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复垦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及湖南卫视等湖南多家新闻媒体对项目的启动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