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统一地球化学信息化平台——“化学地球”
我国建立地壳全元素探测数据库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聂兰仕 王玮 王路阔
发布时间:2014-05-27
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的《化学地球软件—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技术》课题成果显示,我国已建立起统一的地球化学信息化平台——“化学地球”,完成了全国约205万个数据入库工作,建立了全国地壳全元素探测数据库。
据了解,该课题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四项目《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的第四课题,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物化探所组织实施。该课题的任务目标是对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项目进行成果化表达,重点研发海量多尺度地球化学数据空间快速检索与图形化显示技术,针对元素精确含量探测数据、盆地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数据、地壳深部物质成分识别探测数据,建立化学地球软件,为开展全元素探测成果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组通过4年多的努力,构建了我国统一的地球化学信息化平台——“化学地球”(Chemical Earth),实现了针对多尺度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通过构建“化学地球”数据库和地球化学图形化显示模型,完成了基于Web数据和图形查询功能,实现了对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图的显示、图形与数据交互查询以及采样信息查询等,方便各级用户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据了解,“化学地球”是世界上地球化学领域第一个将基于Web和Globe模型的数据检索、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可视化(平面和球面)、数据分析等功能集于一身的地球化学科学数据库。该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了基于ArcGlobe的化学地球软件—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与图形管理技术整体框架启动界面;研制了基于ArcGIS平台下地球化学图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实现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图平面和球面制作和发布展示。
通过“化学地球”建立的全国地壳全元素探测数据库,共完成全国约205万个数据入库工作,同时将《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项目中其他课题产生的约200万个数据纳入该数据库中,并使用欧洲、亚洲和美洲多个地球化学填图计划数据,对“化学地球”系统进行了测试。
据介绍,“数字地球”是20世纪末问世的定量化研究地球的新的战略方向。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数字地球”软件平台当属谷歌地图检索软件(Google Earth),通过借鉴Google Earth,地质学界提出了建设One Geology多层次地质图应用平台的理念。但这些都属于物理属性地球范畴,化学属性地球目前还是空白。以实现化学元素在地壳分布可视化为目标的“化学地球”,能快速检索和图形化显示地球上化学成分信息,如地球化学数据、地球化学图、空间坐标信息等在全球不同尺度的分布,直观揭示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反映出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时空分布、演化历史和矿床的物质背景, 为未来“地壳探测工程”物质成分探测、海量地球化学数据管理、成果发布、网上查询等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