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有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淮安盱眙。她像一颗明珠闪耀在山光水色之中。她有悠久的文化、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物产和秀丽的山川。现在让我们走进洪泽湖边的盱眙,走进这片美丽富饶的的土地,去认识她、了解她和感受她。
山水盱眙
走进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盱眙县城,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淮河风光带经过近八年的建设,如今是居民和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玉皇山现代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园区以其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先进的农业科技而名誉苏北。满山的桃花和高耸入云的风力发电站使人流连忘返。即将对外开放的玉皇山水上乐园又将吸引更多游客。象山国家矿山公园气势恢宏、挺拔峻峭的绝壁、山岩,造就出一种独具品格和特色的美妙景观。盱眙还有灿烂的民俗文化,已负盛名的盱眙“中国龙虾节”营造出盱眙旅游饮食文化。
然而,如此美景竟然都是建立在矿山之上!这些都源于淮安市国土资源局的科学决策。自上世纪末便开始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力度,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大力开展矿产资源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矿山环境治理,不断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走出了一条“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新路子。
玉皇山的惊世觉醒
短短的八年多时间,一座沉睡五千多年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瓜果飘香、花木怡人的绿色家园。加之“我的兄弟叫顺溜”影视拍摄基地也坐落在玉皇山,可谓是锦上添花。是什么原因使玉皇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开发 荒山变成花果山
盱眙县玉皇山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荒山面积16.67平方公里。2005年底,当地采石企业主租赁承包了玉皇山2.5万亩荒山,自2006年以来连续立项投入,投资5379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080万元、业主投入3299万元。
玉皇山丘陵山区开发突出水源、道路工程建设,产业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以科技为支撑,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项目区内重点发展桃、梨、葡萄、核桃等经济林果,面积近0.5万亩;栽植生态林木、绿化苗木近万亩,并在林间发展生态养殖。拦水坝、蓄水塘组成的拦蓄水量达10万方,养殖水产品。
政府引导 企业主独挑大梁
整合资源,实施多元化投入。过去丘陵山区开发与建设一味依赖各级财政的投入,且见效甚微,政府包办最后成为包袱。在玉皇山的开发与建设中,政府扮演了引导角色,财政充当了配角,业主挑起了大梁,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统筹配套,共同参与打造项目平台或产业平台。在玉皇山开发与建设中,开发主体是业主个体,这样从一开始就把开发与建设的好坏和效益直接与开发主体的利益挂起钩来。河桥镇当地个体采石老板,用材林上市交易时按2:8分成,20%上交集体的承包条件,和所在村签订了玉皇山2.5万亩荒山30年承包开发经营合同,并成立了注册资金500万元的江苏省盱眙县玉皇山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开发与建设中,业主无论是在项目区规划上,还是产业结构调整上,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依靠技术支撑,重在科技投入。玉皇山在开发与建设一开始就瞄准了科研院校,先后邀请了省农科院、南林大、南农大等专家到实地考察指导,并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省农科院园艺所还到玉皇山丘陵山区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项目区的示范园建设和培植提供技术支撑。
多措并举 把绿洲打造成休闲旅游基地
玉皇山通过开发,解决了项目区内群众的“饮水、行路、用电”困难,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增加了林木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当地农民提供300多名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妥善解决了项目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及养老问题;发挥了科技示范引导作用,带动了林木、生态及水产养殖的发展。今年玉皇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仅瓜果上市收入达200多万元。
在开发荒山、植树绿化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围绕打造休闲旅游基地、影视基地开展工作,昔日的荒山已变成绿洲,贫瘠的土地将变成美丽富饶的家园。玉皇山的各种果品耀武扬威地走进了江苏省农业标准化成果展示会,极大地受到了与会者的青睐。将于今年对外开放的玉皇山水上乐园、漂流项目计划投资1.2亿,本着不占用一分良田、不损害一株树木、不污染一寸环境及不影响农业开发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玉皇山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园区原有采石废弃塘口上建造一个以水上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水上乐园项目。
目前玉皇山果园连片,道路四通八达,风力发电站也成为独特的风景。在瓜果飘香的季节,游人更是川流不息。今年以来,先后到玉皇山旅游观光的游客多达5万人次。
象山的美丽蜕变
曾经的象山矿区山体裸露、风沙弥漫,如今这里风景秀丽、山河优美、游人如织,象山矿区华丽蜕变。这有赖于盱眙县鹏胜采石有限公司、盱眙县国土资源局和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几年来对象山矿区地质环境的专项整治。早在2001年底,象山矿区被为全国首批地质环境治理整治和公园开发建设试点工程,2005年10月,象山矿区因地制宜地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矿山公园建设项目。
荒山披上了绿衣裳,造就省内首个国家矿山公园
象山矿山治理争取政府资助的同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该工程总经费504万元吗,其中国家财政补助120万元;盱眙县政府补助80万元;盱眙县鹏胜采石有限公司在修复治理开采和其它经营中提取利润用于工程配套304万元。通过对象山两处灾害患点、两个破损露采矿区、两个废渣堆场的综合治理与恢复,全面清除破损山体边坡上的安全隐患,对陡峭的山体断面实施降坡、开挖植树台段、植树沟槽、复土,栽植生命力强且四季常青的树木植物,清运废渣,清除沙尘、泥石流源头,降低险峰高度保障了山体稳定,排除失稳边坡、坍塌地质灾害隐患20余处,完成矿区绿化近10万m2,清理废渣50余万m3,有效地改善了矿区地质安全环境、地质生态环境。同时减少矿区废矿渣对淮河航道泥沙淤积并冲入洪泽湖湖床,确保淮河航道畅通和行洪能力,减轻洪泽湖滞洪压力,为开发休闲、旅游景区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社会、经济和矿业可持续发展,并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露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为重塑“蓝天、青山、碧水”的良好人居环境,目前,淮安市正大力开发象山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充分挖掘象山的内在价值,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风景名胜区。
一位淮安国土资源局领导告诉记者,“象山矿山公园的自然生态式治理为建设生态淮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生态江苏建设意义深远。治理成功的实例和经验将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向更深更广发展。同时改善淮安市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吸引众多的商贾来此投资,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及人民收入水平,增加旅游收入和财政收入。”
鬼斧神工的象山地质遗迹景观。斜坡式开采造就了壮观的悬崖峭壁,让人感受到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凹陷式开采留下深大的塘口和宽阔的采场,盘旋而上的运输道路与凿岩遗痕,不难想到采矿工人规范有序的开采场面。开山采石留下了宝贵的岩石、地层和构造等诸多地质遗迹类型,被世人戏称为“百页书”的平行层理,从中可以读到地质发展的悠久历史;曲折扭转的层间褶皱,像蓝天上变幻的云朵,有无限的时空遐想;已具雏形的矿山治理绿化带像一条绿色的纱巾飘浮在峭壁悬崖之上。从山顶之上的观景亭可一览矿山公园的全貌和滔滔东流、烟波浩淼的淮河风光,放眼一马平川的苏北大平原以及壮观雄伟的淮河大桥和淮河二桥。
因龙虾闻名的都梁广场。都梁广场,它的建设成与象山矿山公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先走一步的名副其实的矿山公园。都梁广场是由五个废弃采石宕口的恢复与保护而建成,累计投入资金达800万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山地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人,并在“中国龙虾节”期间成为展示盱眙龙虾文化的大舞台。她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盱眙的知名度,促进了盱眙的经济发展,而且使这秀丽的都梁公园声名远播,增辉添色。跨过造型精美、玲珑剔透的金水桥,水漫泗州的大型浮雕将人带入那“辉煌900年,沉睡300载”传奇故事里。置身于都梁广场,其美、雅、幽、爽、趣、馨的感觉油然而生,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