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研讨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找矿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文博杰
发布时间:2014-04-03
近日,《胶西北金矿集区超深部综合地质研究与资源预测》项目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科院院士刘光鼎、翟明国、翟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中国地质调查局,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东黄金集团,中石化等单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为了探获更多的黄金资源,探索胶东地区深部成矿规律,填补胶东乃至全国深部黄金成矿规律研究的空白,由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委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刘光鼎院士任首席科学家,山东黄金地矿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和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等多家单位参加的《胶西北金矿集区超深部综合地质研究与资源预测》项目于2010年11月开始实施,同期开展的“中国岩金第一深钻”——山东三山岛西岭矿区超深钻工程于2013年5月顺利完工,钻探深度达到4006.17米,成为我国固体矿产勘查第一深钻。
胶东是世界著名的金矿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产地,目前已查明的资源量和黄金产量均居全国之首。随着浅部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深部矿化富集区段的发现,进行超深部探矿不仅具有紧迫性,同时也具有典型性。与会专家围绕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预测,地球物理场与控矿构造,胶西北金矿床成矿过程、构造控矿规律、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理,胶西北金矿床蚀变矿化分带—成因矿物特征及金富集规律,胶西北区域及重要断裂带地球化学场,三山岛深钻工程与水文地质与地热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超深钻获得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现场讨论。
该项目在技术创新、基础地质、成矿模型、深部金资源量预测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对国内金矿深部找矿、金矿地质研究与成矿模型、2000米深部采矿设计、3000米深度金矿勘查规范编制、4000米金刚石绳索取芯钻探技术、小口径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地球物理深部数据采集与解译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为我国深部矿床成因学研究及勘查找矿提供了极好的基地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