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其实并不老,35岁,背微驼,发如灰,相貌和年龄有点不相称。他到山东地矿三院已经有八个年头,多次担任重点项目负责人,为地质找矿突破屡建战功,他获得的荣誉加起来有一箩筐。他就是张军进,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地矿公司副经理。
风大浪急,小船进不来,出不去,只能等待。他们穿的衣服又不多,大家只好挤在一起,用塔衣遮住避寒。
2006年9月,张军进调至三院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如同一艘小船驶入大海,他拥有了展示才能的舞台。
2012年2月,三院中标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详查项目,合同额两亿多元。张军进担任项目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一场海上勘查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海上金矿勘查,国外罕见,国内独有,全省瞩目。这如同一束强光,穿透云层聚焦到三山岛。在这块热土上,先后来过三位中科院院士,众多领导和专家,乃至世界地科联副主席。
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张军进忘我地投入、无私地付出。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北风呼啸,在三山岛的路上,处处留下他身背地质包,步履匆忙、埋头赶路的身影。
施工初期,岩芯编录要在海上平台进行。一次,原本风平浪静,天气预报也说没有大风浪,他带领项目组辗转于十几个海上平台编录整理。突然间,风浪骤起。他们在惊涛骇浪中将小船停靠在最近的一个平台,原以为很快就会风息浪静,没想到一等就是两天三夜。
风大浪急,小船进不来,出不去,只能等待。当时已是9月底,晚上海面气温很低,他们穿的衣服又不多,大家只好挤在一起,用塔衣遮住避寒。更惨的是,食物越来越少,吃东西时大家都互相谦让。就这样,在“饥寒交迫”中他们度过了漫漫长夜,迎来了曙光。
一个超大型金矿床,在攻克艰难险阻和战胜瑟瑟寒夜中,渐渐浮出了水面。
“这都不算什么了,等到以后退休了,让他多陪陪我们娘俩儿”
去年光棍节,“老张”接到儿子的电话:“爸爸,生日快乐!”张军进这才恍然大悟,他忙得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看着儿子发来的照片,孩子正在为他做蛋糕,感动、愧疚,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不知不觉,儿子已经六岁了。
还记得一个晚上,儿子突发高烧并伴随抽搐,情况危急,当时又下着大雨,为了不耽误他工作,妻子自己把孩子送到医院,孩子迷迷糊糊中不停地喊“爸爸,爸爸”。
他经常不在家,久而久之,一切都习惯了,用妻子的话说:“这都不算什么了,等到以后退休了,让他多陪陪我们娘俩儿。”
张军进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学找矿的,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一个大矿。”就是这个朴素的愿望支撑着他,一干就是八年。长期野外工作的风霜洗礼,让年龄不大的他早生华发,大伙都习惯叫他“老张”,他笑着自嘲道:“我不像35,像53,成熟,哈哈。”
(作者单位: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