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安徽两个1:5万区调项目取得较好成果

来源:中国地调局南京中心 作者:张彦杰 发布时间:2014-03-17
    近日,中国地调局南京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位于浙皖交界的安徽1∶5万汀王殿等4幅和1:5万宁国市等4幅区调项目最终成果进行了评审。在区域地质、矿产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

    合理厘定了测区岩石地层系统,查明了各岩石地层单位空间展布、物质组成及沉积环境;对古生代海相地层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研究。1:5万汀王殿等四幅区调项目在霞乡组下段发现富含雕笔石的黑色页岩层,栖霞组下硅质层中发现放射虫,龙潭组下部发现海绿石,为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新资料。

    通过不同侵入体同位素测年,将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117-124Ma、137-142Ma、152Ma等三个侵入序次,总结了测区侵入岩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

    查明了区内主要褶皱、断裂及逆冲推覆等构造形迹几何学、力学性质和运动学特征及空间展布;重点对绩溪、周王、旌德等区域性断裂带表现特征及活动期次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中生代宣广陆相盆地形成及演化进行了探讨;划分了构造层及变形序次,建立了区内构造格架,探讨了测区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等四阶段构造发展史。

    新发现铅锌银、钨、钼等多金属矿(化)点10余处,其中1:5万汀王殿等四幅区调项目发现的凹子山钨钼矿点、城坦铅锌矿点已转入后续省基金勘查;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含矿建造构造图,初步总结了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了基础资料。

    编制了1:5万分幅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建立了原始资料数据库及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区域资源勘查、环境保护、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地质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基础地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