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放飞矿业绿色梦想

——山东招金集团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成果展示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4-03-12
 
 
工业用金生产


 
现代化选厂


 
地下采矿


 
信息化建设


 
辽宁招金白云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外景


 
夏甸金矿七号矿区

  “先要绿水青山,再要金山银山”。遵循这一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有7家矿山企业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正是坚持发展绿色生态矿山,招金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10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入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招金集团董事长路东尚表示,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就要坚持“绿”入脑海,贯彻环保先行、环评前置理念;坚持“绿”进规划,齐头并进推进生产线和环保线,构筑企业持续发展的“绿巢”;坚持在生产线上“播绿”,通过技术筑“绿”,把尾矿、废渣、废气废水通过循环使用“吃干榨尽”。如今,招金集团的7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已经插上了“绿色翅膀”,“绿色梦想”越飞越远!

  让资源利用最大化

  ——聚焦金翅岭金矿绿色矿山建设

  金翅岭金矿是采选氰冶综合配套的全国黄金行业领先企业,2011年3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3年来,金翅岭金矿共部署10多项重点工程项目,减少了重金属的环境污染。

  综合利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程度。金翅岭金矿对原有常规金银精矿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有效回收铅银矿中的金银,并在氰化后采用浮选流程回收精矿中的铅,尾渣再到多元素浮选流程中回收铜、锌等元素。浮选后的尾矿可作为硫精矿外卖,减少了重金属的环境污染。为有效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由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凿岩爆破技术指导,控制开采边界,切实做到不采或少采废石、不丢矿,降低采矿损失率。为有效提高选矿回收率,优化工艺控制条件,提高工艺控制精确度。

  节能减排,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了焦亚硫酸钠破氰—电絮凝去除重金属—生化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处理全矿的生产废水和生活用水。该项目将废水收回梯级使用,可防止胶东地区地表水系与黄渤海地区近海水域环境污染,对实现胶东地区金矿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氰化挥发有毒气体的治理上,对氰化浸出槽进行加盖封闭,增加浸出槽增加排风装置,并在浸出厂房屋顶增加离心风机、氰化物回收塔、碱液池和氰化物回收泵,有效防止氰化物的挥发,保护了周边环境。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金翅岭金矿在2011年所辖采矿权、探矿权范围和废止的采矿许可范围内的废弃矿井、塌陷区和非法民采坑口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分批治理,共投资63.21万元。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对矿区进行绿化,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花园式单位。

  注重社区和谐建设。2011年以来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了选矿厂减噪和行车道路防噪工程,对选矿厂的墙体和门窗增加隔音装置,解决了选矿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对北面原疃居民的影响。

  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

  ——岷县鹿峰金矿绿色矿山建设小记

  甘肃岷县天昊黄金有限责任公司鹿峰金矿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成立12年多来,走出了一条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的路子。

  清洁生产避免资源浪费。鹿峰金矿委托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勘查院编写了《岷县天昊黄金有限责任公司鹿峰金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比如,对马眼沟井下巷道采用挂网喷浆支护,扩大开采规模和运输效率,提高贫矿回采率。采出的低品位矿石均用于配矿,既满足了矿山生产需求,也有效提高了低品位矿石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六大系统”监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鹿峰金矿投资约60万元建设了矿山急救中心,有效提高了矿山急救能力。同时,完成了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生产调度中心建设工程、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系统,可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情况、井下通风情况、井下涌水等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技术创新让采矿更科学高效。鹿峰金矿将尾矿排放工艺由湿排法改为压滤干堆法,使尾矿压滤效果越来越好,尾矿滤饼含水达到15%~17%,彻底实现了干堆要求。同时,还对原有的高耗能设备及工艺进行了技改,使选矿回收率由原矿焙烧工艺的63%提高到强化浮选工艺的87.5%,浮选精金矿平均品位40克/吨。

  节能减排达到零排放。2013年8月,选矿厂增加了优选工艺和尾矿重选工艺,尾矿经进入螺旋溜槽、摇床后,选出来的进入精矿压滤,未选出的经尾矿泵进入尾矿压滤车间,有效提高了选矿回收率。同时,将尾矿库渗滤液回收利用,尾矿回水循环利用率达80%,吨矿生产用水量由技改前的4.3吨下降到1.42吨。

  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助力生态文明。建立了弃渣场进行治理,采用干式充填法采矿,防止地表塌陷,并对尾矿库副坝进行修整改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使鹿峰金矿的发展更快、更稳。

  五大工程“筑”绿矿山

  ——招金白云金矿建设绿色矿山的做法

  辽宁招金白云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是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白云金矿在规划期内共部署了15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部分重点工程实施情况如下: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白云金矿矿田区域的金银成矿条件极为有利,设计采用钻探勘查手段对矿体进行控制。深部勘查工作计划周期为5年,共4个深部详查区,分为矿山探矿工程、矿山采矿提升系统改造工程和矿山井巷工程。

  节能减排工程。该工程分为废石回填工程、通风除尘工程、尾矿浆回收工程、废气处理工程、噪声处理工程。通风除尘工程采用水力除尘与机械联合除尘方式。噪声处理工程中,对一些设备采取封闭措施,并在设备上加装阻尼材料、隔震材料、消声器等。

  矿山技术创新与应用工程。采用浮选+精矿氰化工艺流程方案,选厂设计采用两段脱水作业进行精矿脱药,对精矿再磨进行分级。精矿氰化采用炭浆法,滤液返回金精矿再磨作业循环利用等等。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和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目前,复垦方向以林地为主,复垦总面积50.22平方公里,土地复垦率达98.94%。环境监测工程主要包括对压占破坏土地、固体废弃物及其综合利用、尾矿库、采空区地面沉(塌)陷、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矿区地表水体污染、地下水等内容的监测。

  矿山企业文化与社区和谐发展工程。坚持从“科学、创新、文明、和谐”理念出发,高度重视社区和谐建设,拟建684平方米“和谐社区活动中心”,包括展厅、多功能厅、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室、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通过各项活动提高矿区人民精神文化发展水平、改善人文环境。

  甘南高原上的绿色矿山

  ——记招金矿业早子沟金矿

  早子沟金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矿区面积2.53平方公里。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使早子沟金矿成为甘肃省第一大金矿。2012年3月,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矿区土地复垦综合治理工程。已投资300多万元对尾矿库进行尾矿库平整和覆土种草;投资270多万元对历史遗留的地表钻机平台进行覆土和种植黑麦草进行植被恢复,共恢复治理钻机平台60个,面积约8000平方米;投资45万元用于绿化,种树、种草面积达13347平方米。

  节能减排系统建设工程。其中,生产用水通过尾矿回水至生产高位水池再进入选矿流程重复利用。投资120万元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进入选矿流程,做到生产、生活污水零排放。新建远程控制空压机总站已投入使用,年降低用电成本约180万元。

  数字化矿山建设工程。投资200万元的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一期工程已通过甘南州安监局验收并投入使用。新选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建设完毕,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作。通过该系统可以在中控室监测到车间各设备的位置、水位、矿量、电流等数据,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生产安全。

  科研技改工程。针对早子沟金矿高砷、高锑、高碳、微细粒嵌布难选冶金矿石进行系统研究与技术改造。截至2013年10月,科研技改投资总额超过1800万元,选矿处理量达到2000吨/天,选矿回收率达到70%左右,金精矿品位达到50克/吨左右。2014年早子沟金矿将建成“重选+阶段浮选+尾矿再回收”的完整工艺流程,预计综合回收率指标能够达到80%以上。

  和谐社区建设工程。早子沟金矿共向社会捐赠现金和物资累计819万元,包括向舟曲灾区捐款50万元,社会助学、修路等150万元,还投资80万元对共建村道木昂村实施村庄硬化、美化、亮化“三化”工程。

  打造绿色生态矿山

  ——河东金矿创建绿色矿山侧记

  招金矿业河东金矿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与安全、生产等指标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一同考核,将绿色矿山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河东金矿大力推行绿色开采理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完成了“缓倾斜多变中厚矿体上向侧伏进路充填连续采矿法综合技术研究”、“矿床构造—岩浆—矿化网络解析与成矿预测”、“干式充填体下中段矿柱回采综合技术研究” 等10个国内外领先的科研项目成果。特别是与长沙矿山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干式充填体下中段矿柱回采综合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该矿不断降低“贫损”两率,提高选矿回收率,应用“水平进路砖砌墙尾砂充填采矿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破碎采场矿石损失率高的难题。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机电系统进行改造,淘汰大能耗设备,改造后年节电9.2万千瓦时,创造效益6万元。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进行综合循环利用,其中选矿废水利用率达到100%;采矿废石全部用于尾矿坝筑坝使用;选矿尾砂的60%通过充填回填到井下,40%排放到尾矿库堆放。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河东金矿的绿化面积达100%,真正实现了山清、水秀、景色美。同时,企业将绿色生态理念切实贯穿到矿山开发的全过程,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对尾矿库及矿区周边进行治理,复垦面积1.5万平方米。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企业不忘造福当地百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近年来,每年出资帮助周边农村修建公路和水库,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并为当地村庄提供劳动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难题。

  循环经济保护生态

  ——尹格庄金矿建设绿色矿山实践

  招金矿业尹格庄金矿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实践中,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工作,达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效果。

  综合利用助推循环经济发展。加强采矿技术管理,认真搞好顶板、围岩控制,严格把握矿毛边界圈定和贫损管理等关键环节,严控采矿贫化率、损失率和选矿回收率指标。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改造,近三年投入资金达20496.58万元,实施采矿工程和选矿工程多项技术改造。此外,还不断提高废水利用率,2012年投资120万元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现零排放100%重复利用。

  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实施科研与技术创新总投资1500万元,《大尹格庄金矿床多元构造体制叠接与4D矿化网络研究》、《大尹格庄金矿低品位金矿石高效低成本开采综合技术研究》等项目多次获奖。在矿山全面推广运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等建设,获得了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推广应用低能耗、高效、安全、新设备。企业先后投资上亿元资金采购国产和进口机械设备,实现节能减排设备的升级换代,包括升压变压器使用、通风系统的变频改造、节能灯的改造等,提升单位电单耗下降45%,减少了能源消耗,杜绝了污染。

  做好矿山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源头控制,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实施过程控制,用规范的工艺操作制度指导日常工作,实现精细化生产,尽可能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同时,进行终端控制,采用高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防治技术,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循环利用。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夏甸金矿打造绿色矿山盘点

  招金矿业夏甸金矿主要从事金矿石采选,主要产品为金精矿。在打造绿色矿山、实现和谐发展实践中,注重利益 “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依法治矿,打造安全和谐矿山。夏甸金矿先后荣获烟台市安全生产管理示范企业、山东省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环保先进单位、山东省黄金行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等荣誉称号,并率先通过了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认证审核。2011年3月,夏甸金矿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先后投资580万元对锅炉系统进行改造,换装新型节能锅炉;加强对采矿技术管理,节约矿产资源,使低品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再利用。在污水排放方面,对选矿回水管路进行改造,采用了先进的“中水回用”技术,将废水全部循环利用。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夏甸金矿更换使用新型节能设备,减少电损,提高设备效率。更换后,每台配电变压器年耗电量平均降低13%。此外,建设了两座立式砂仓,实现了每日充填分级尾砂1000吨以上的初步目标,既减少污染,又创造了效益。

  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占总产值的4%~5%。《生态环境综合保护评价》项目获山东省技术创新一等奖;《采动动力灾害预警控制关键技术》为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黄金矿山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国家安全科技发展计划,该项目获中国黄金协会一等奖。

  保护环境,打造绿色矿山企业。多年来,夏甸金矿按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土地复垦规划,对旧尾矿库、生产车间进行规划治理,复垦土地、恢复植树,绿化面积占全矿可绿化面积的85%。如今,昔日的尾矿库已成为绿树成荫、绿草遍地的天然氧吧。

  (本版稿件由欧白亮、董丽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