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找矿事业是为经济社会创造财富的事业,这一过程漫长而艰辛,更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地质找矿也被称为矿产风险勘查。
成与败:耐力的较量
Failure or success: test of endurance
自从2000年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涉外非法人企业申请探矿权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后,中国矿业向外资敞开了大门,一时间,开放的中国矿业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矿业公司前来进行风险勘查投资。2002年~2008年曾是外资投资矿产勘查的热潮,进入中国内地的国外勘查公司超过200家。
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前,记者走访了部分外资机构高管,了解他们目前在中国的工作情况及对中国矿业的意见和建议。
10月25日,中国国际矿业协会主席戴碧特(Peter ArkeL)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介绍说,该协会目前共有50多家会员单位,涉及矿业的会员大多是为服务性公司,真正从事勘探和开发的只有5~6家,目前在华的外资矿业公司有退出登录机构的大概有10多家。
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外资矿业公司数量不多,但这些坚持留下来“生根结果”的外资矿业公司看准了中国勘查市场的前景后,坚定不移、迎难而上,用他们的辛勤付出或取得了成功,或正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们是: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中铝—力拓合作公司、加拿大赛特拉黄金公司、英国格瑞芬铅锌公司、加拿大希尔威银铅锌公司等。
这些留下来的外资公司是中外矿业合作的典范,是中国多年来矿业对外开放的有力见证。
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就是赢在中国的一个成功案例。同时也是中国矿业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
埃尔拉多中国区运营总经理大卫·贾维斯(David Jarvis)向记者介绍,埃尔拉多是目前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外资黄金生产企业,与中国的多家地勘单位合作,在中国有三座在产矿山——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青海滩间山金矿和吉林板庙子金矿,此外还在黑龙江省开发东安金矿项目。大卫·贾维斯介绍说,埃尔拉多在华投资已达20亿美金,生产黄金共计52.4吨。2012年,黄金产量在中国的所有大型黄金生产集团中排名第五,为中国实现直接和间接税款5.84亿元人民币,并为社区发展项目投入超过515万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埃尔拉多黄金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在多伦多及纽约证交所上市,2012年底公司市值91.5亿美元。公司资产分布在中国、土耳其、希腊、巴西和罗马尼亚,拥有7座在产矿山和一系列处于不同建设和开发阶段的项目,以及大规模的勘探项目。
埃尔拉多中国区勘探总经理、总地质师高若谷(Greg Collins)对记者说,近年来外资矿业在中国勘探活动减少,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他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在中国勘探缺乏耐心。
多年的勘探经历使高若谷对勘探活动体会很深,他总结了简单而精辟的找矿三要素:耐心、人、时机。他解释说,耐心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仍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尽管在审批程序等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如果没有耐心坚持下去,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人,则是有两层含义,一是找到优秀的中方合作伙伴,二是公司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时机,是指介入矿业投资的时机要对,比如公司在2005年来中国开展勘探正是上一次矿业高峰期,抓住了好的时机。这三要素的结合正是埃尔拉多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若谷说,公司与中国的勘探企业合作得非常好,他们都是一些勘探领域优秀的团队,长期合作得很愉快。另外在公司人员培养上,公司把员工送到海外去培训,使员工的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他说:“我愿意将我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员工,并非常希望看到自己领导的团队在工作中逐步成长,更快的找到矿,同时为社区发展带来好处。”
“多年来公司花了很大力量培养中国的员工,如今这些员工就像怒放的玫瑰‘盛开’在公司的各个重要岗位上,为公司和当地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若谷自豪地说。
在加入埃尔拉多前,高若谷曾长期在世界第三大黄金公司安格鲁· 阿山帝中国区公司工作,他对中国北方的黄金地质情况有很深的研究,也充满希望。他坚信青海滩间山矿区和吉林白山矿区潜力很大,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勘探工作,下一步会有更好的发现。
高若谷先生谈到,他对中国政府在审批程序和地质数据公开方面的改革倍感振奋,他同时建议中国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并增加地质数据的开放和透明度,他深信将有更多的外资重新回到中国并与中方共同取得成功。他说,正是由于中国的矿业开放,才有了埃尔拉多今天的成功。
成功企业标志:秉承环保及社会责任
Symbols of successful mining enterprise: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ociety interest
在矿山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埃尔拉多将世界最先进的采矿技术应用到矿山生产中。大卫·贾维斯向记者介绍,今年4月,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锦丰(烂泥沟)金矿受到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并荣获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矿山称号。
此前,锦丰金矿冶炼工艺采用世界先进的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技术,其综合回收率达到87%以上。同时,该矿采用的“复杂破碎条件下露天—地下联合高效开采技术”于 2010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此外,公司的锦丰项目和白山项目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荣获中国矿业大会“最佳国际合作开发奖”;2008年公司在青海的滩间山项目荣获青海省环保厅颁发的“环境友好工程奖”,这是迄今为止此奖项唯一一次颁发给矿山企业的奖;2011年锦丰项目又荣获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称号。
为实现企业与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 2012年4月以来,埃尔拉多在贵州锦丰金矿创建了中国矿业行业内第一个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为地方社区发展作出了贡献;于2012年成立了由地方政府、专家团队、基层社区以及企业组成的“四方共创”社区发展平台。自2003年以来,埃尔拉多在贵州省总投入超过人民币7000万元,帮助当地社区修建道路、学校、建沼气池、扶持种植养殖业等,使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及和可持续发展。
在青海滩涧山矿,埃尔拉多不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在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的同时,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积极开展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和再种植活动,卓有成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当地的局部生态。
在吉林白山金矿社区,埃尔拉多尝试了被称为“四方共建平台”的社区发展新模式,其结合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地方社区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解决社区问题,帮助社区百姓发展生产,如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下开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项目等。这样,即使公司的矿山关闭后,本地社区也可持续地从该项目中持续获益。
引进来:为了更好地走出去
"Bring in" for "go out" further
埃尔拉多中国区总裁徐海龙对记者说:“中国的开放政策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功,在中国矿业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参与国际项目开发的今天,中国的矿业投资环境还可以进一步地开放。这样有利于国际化的矿业企业把更多的行业经验介绍给中国的合作伙伴。”
对于中国引进外资投资的好处,戴碧特说,引进来不仅能促进中国国内矿企进步,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因为中国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了解国外矿业投资的规则,帮助中国企业更快更好地适应投资目的国的政策和文化及法律等运作规则,缩短适应期。他说,中铝—力拓在中国国内设立的合作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这个合作公司中双方各占50%股权,集中了各自的优势资源,这样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海外,合作公司都能很快适应当地环境。目前该合作公司在中国已经在短时间内开展了数个大的项目,效率非常高,堪称中外合作的又一个典范。相信下一步中铝—力拓合作公司在海外开展勘查开发也会比较顺利。
正如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艾德·法斯特在最近的访华中强调加深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所说:“像埃尔拉多黄金这样的世界级加拿大矿业公司在中国取得了真正的成功,这为两国间商业和从业人员创造了新的机会和经济的繁荣。” 法斯特说:“加拿大政府将继续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推动加拿大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两国互利关系的不断加强。”
如今,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享有与内在企业的同等待遇。以资本为纽带的全球矿业经济已经将内资和外资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