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土资源部地裂缝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军的带领下,实验室一行6人对汾渭盆地地裂缝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分别对山西夏县典型地裂缝和西安地裂缝的地表变形特征和剖面特征、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和地裂缝监测进行了现场考察。
地裂缝是一种地表土破裂的地质灾害现象,我国地裂缝集中发育在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与苏锡常地裂缝成因机理不同,汾渭盆地地裂缝主要受构造控制,多沿构造断裂带展布。本次考察的山西夏县典型地裂缝主要位于中条山次级断裂上盘,地裂缝走向与断裂带基本一致。探槽揭露的地层剖面显示,控缝断裂两侧地层断距自下而上逐渐变小,可见最大断距可达4m,结合两处现场槽探及钻探等资料初步分析,其成因为同沉积断层控制下抽水等人类活动导致断层两盘地面差异沉降而形成的地裂缝。
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多年来在一直从事地裂缝调查、监测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彭建兵教授作了关于地裂缝的调查、监测、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的讲座。实验室成员参观了长安大学大型物理模型试验中心,并对西安F11地裂缝及其监测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该处采用GPS和InSAR天地一体的监测系统,点面结合,垂向精度达1-2mm,实时跟踪监测地裂缝的活动变化。双方对地裂缝物理模型试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现存在的主要难点进行了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