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九届一次学术年会 暨理事会议在桂林召开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 作者:刘文生 发布时间:2013-10-24
  10月21-23日,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承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九届一次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议在桂林召开。本次年会主要包括学术交流、理事会议、理事会换届选举、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学术报告)和商议、确定下届学术年会举办事宜。来自全国孢粉学、地质古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第四纪环境学等行业专家学者200人参加会议。

  袁道先院士在会上作了讲话,郑绵平院士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湖盆记录及全球变化》专题报告,两位院士的讲话和报告给与会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发。刘鸿雁教授、杨振京研究员、高林志研究员、王伟铭研究员受邀分别作了《气候还是干扰驱动了全新世植被的演化》、《2000年来新疆中部历史时期植物种类与植被动态古生物学研究》、《前寒武纪微古植物与年代学标定》、《台湾澎湖列岛新近纪火山岩系及其沉积夹层的孢粉学意义》大会学术报告。

  本届会议共收到会议论文80余篇,60余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15名学者进行论文展讲。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孢粉形态学、第四纪孢粉学、古孢粉学、孢粉学在生态环境保护、油气资源勘探以及中国孢粉数据库建设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研讨。

  据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理事、水环所杨振京博士介绍,中国第一个孢粉实验室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成立。1954、1959年,原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也分别组建了孢粉学实验室,1979年,约300名孢粉学家在天津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孢粉学会(PSC),作为中国孢粉学的奠基人,徐仁教授(Prof.Hsu Jen)当选为理事长。此后,孢粉学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在册会员已超过500多名,中国是国际孢粉学会联合会的发起国之一,在国际孢粉学会联合会的注册人数为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