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解译古地质

来源:江苏地调院 作者:冯文立 张平 发布时间:2013-09-13
  近日,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对江苏地调院承担的“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江苏地调院)”项目2013年度野外工作资料进行了检查验收。专家组审阅了2013年度野外工作总结报告,抽查了地质填图资料、钻孔资料及质量管理文件等,经综合评议,得分91.4分,为优秀级。该项目自2012年度野外工作验收获得优秀后,再获优秀。

    项目组成员不畏酷暑高温,早出晚归,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为止,项目组完成了野外填图1800km2,遥感解译2400 km2,浅层地震勘查30.96km,第四纪岩芯钻探1420.66m,工程地质钻探1409m,采集各类测试样品近7000件。

    项目初期利用测区遥感资料进行初步解译,对测区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相带的划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判断,将测区地貌划分为沿海平原和海岸滩涂。将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相互验证和对比,厘定了测区内重要的地质界线,分析了测区内地表沉积物分布特征,对测区晚全新世海岸线的变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先预判,再调查分析,最后验证的技术路线,很好地解决了前期调查的盲目性问题,使填图工作有目的地快速开展。

    本次二维地震勘查工作详细划分了盐城凹陷内近东西向松散沉积物地层构造,解释沿测线古河道9处,构造断点7个,进一步明确了控盆构造的性质、准确位置,为研究本区第四纪的沉积特征及地壳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补充收集到测区重要的第四纪控制孔13个,初步建立了测区内主干钻孔联合剖面,对测区第四纪地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分析认为测区南阳镇及北部一带,在晚新近纪存在一个较大的河流入湖的三角洲,对测区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