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承担的“阿尔金地区1∶5万打柴沟等六幅区调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专家组通过资料抽查和野外实际核查,认为该项目在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和地质找矿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发现、新进展。
将安南坝群细划为两个组,在白云岩组中获得叠层石,认为安南坝群形成时代为蓟县纪;因格布拉克组细划为两个岩性段,在灰岩段中获得丰富的腕足类、蜓类、珊瑚类化石及牙形石等化石,将因格布拉克组形成时代定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将新太古代代米兰岩群细划为两个岩性段,古元古代达肯大阪岩群细划为五个岩性段。在达肯大坂岩群中获得~3.3Ga碎屑锆石年龄;对侵入岩体进行了详细填绘和解体,获得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和大量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初步建立了测区岩浆岩演化序列。在阿北地块填绘出五台期、吕梁期、晋宁期变质古侵入体。发现较为完整的TTG岩石组合、酸性麻粒岩及基性麻粒岩,并新填绘出碳酸岩。在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识别出泛非期、加里东期及海西期侵入岩。欧龙布鲁克地块新填绘出晋宁期、加里东期及海西期侵入岩;按照岩块与基质,物质与变形并重的原则对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进行构造-岩性实体填图,查明了该带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等特征;新发现磁铁矿化带3条、镜铁矿化线索2处、赤铁矿矿化线索1处、铜矿化带4条、铜镍矿点1处、金矿化线索2处、锰矿化线索1处、玉石矿化点1处,稀土金属矿化线索1处。
上述一系列重要发现和新认识,为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深入研究和区域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重要地质现象野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