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西昆仑-帕米尔金属矿产快速勘查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与找矿靶区优选评价” 项目组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西昆仑-帕米尔优势矿产资源预测和靶区评价”课题组联合对新疆新藏公路沿线的三十里营房至红柳滩一带的矿产资源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野外联合考察。
新藏公路沿线的三十里营房至红柳滩一带位于我国昆仑成矿带的最西端,深处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腹地。由于该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海拔均在4000 米以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因此地质工作程度极低。本次联合调查组主要对区内的阿合栏杆铅锌矿作为重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样工作,并就矿床的成矿背景,成矿、控矿条件,矿化带及矿体分布特征和矿床成因等开展了深入交流,同时对相关企业在找矿勘探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攻关。
和田县阿合栏杆铅锌矿为四川矿业集团开发经营的近于中型的铅锌银矿床,位于红柳滩以东的俘虏沟中。该矿床较为特殊,铅锌银矿赋存于侏罗纪的中酸性岩体中,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等,岩体呈现一定的岩相分带,主要矿物颗粒以中细粒为主。矿体主要的就位空间和分布形态呈脉状,明显受构造裂隙和断层控制,且以南北向和北东向为主。典型矿石为块状含银方铅矿,铅平均品位7.45%,锌平均品位0.36%,银平均品位450克/吨。通过野外调查,联合考察组认为该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受构造裂隙及断层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银矿床,其构造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通道和容矿空间,但矿体的就位有一定的优势方位,即以北东向为主,南北向次之。
包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西安地调中心矿产资源处的技术业务人员共6人参加了本次联合考察活动。
阿合栏杆铅锌矿赋矿的侏罗纪中酸性岩体外貌
阿合栏杆铅锌矿地表褐铁矿化蚀变带

阿合栏杆铅锌矿的块状铅银矿矿石